学校概况/质量年度报告

  • 2024/0109

    前 言依据《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辽宁省职业教育质量报告(2023年度)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辽教通{2023}479号))文件及葫芦岛市教育局有关通知精神,按照学校年度质量发展状况,编制了《锦西工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编制年度报告是为了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全面诊断,及时总结经验,展示取得成就,查摆困难不足,更好地改进工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锦西工业学校成立了质量年度报告工作小组,在校长、党委书记领导下,安排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召开了编制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和分工,在完成“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填报的基础上,完成了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填报工作,编制了年度报告,并进行了审核。本年度报告由基本情况、人才培养、服务贡献、文化传承、产教融合、发展保障和面临挑战七个部分构成。全面展示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经验;提质培优项目、省优秀学校和省优质专业建设项目的进展;反映了党建品牌、社团文化、教学能力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毕业生就业、贡献社会等方面的典型案例,真正展现了学校2023年度发展质量。1 基本情况1.1学校概况锦西工业学校创建于1979年,是以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的职业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25535平方米,建筑面积75586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46580平方米,食堂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16696平方米, 实训场建筑面积9810平方米。图片1.1:教学主楼1.2专业设置学校现有11个专业(见表1.1),专业优势突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直接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其中焊接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是辽宁省示范专业;焊接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为辽宁省创新型实训基地;焊接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是国家公共实训基地。表1.1:专业设置专业类别专业名称专业代码装备制造机械制造技术660101机械加工技术660102数控技术应用660103焊接技术应用660105机电技术应用660301电气运行与控制660302船体修造技术660501交通运输汽车运用与维修700206电子与信息计算机应用710201文化艺术工艺美术750106生物与化工分析检测技术670207[1]1.3学生结构学校,现有全日制在籍学生2001人,较2022年有所增长(见图1.1),其中2021级学生543人,2022级学生663人,2023级学生618人。男女生比为17:1,农村与城市比为5:1。2023年军训632人。学校有升学、订单就业、(3+2)等班型,共70个班级。2023年,学校毕业生人数812。 图1.1:在校学生数对比 [2]1.4教师队伍1.4.1师生比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生比(见图1.2)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图1.2:师生比 [3] 1.4.2师资结构学校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从企业聘请了有经验的兼职教师,从而形成一支结构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见表1.2)。并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见图1.3),专业教师力求“一专多能”。表1.2:师资队伍构成专任教师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兼职专业教师212人117人37人17人14人 [4] 图1.3:双师型教师比例 1.4.3专任教师层次结构 学校立足于对学生的专业化培养,努力打造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任教师队伍(见表1.3),学历比例和高级教师比例(如图1.4所示)。表1.3:专任教师层次结构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专任教师192人15人86人图1.4:专任教师层次结构比例1.4.4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学校现有省市级名师、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27人次(见表1.4);市教育科研专家3人。有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省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市名师工作室5个,正在建设市创新工作室1个。表1.4: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情况省名师省专业带头人市名师市专业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市骨干教师培养人2223108图片1.2:劳模创新工作室1.5基本办学条件截至2023年底,学校办学实力进一步提升。校内教学仪器设施设备总值4836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41万元。截至2023年底,学校图书馆有纸质图书37380册,数字资源30370册。每年还订阅报刊杂志,满足学生阅读需求。学校开设专业总数11个,校内实训场所覆盖专业数12个,学年选用教材总数73种,校内实训实践工位数1354个。我校现有校外实习基地数6个,安排学生实习专业数10个。2022学年,参与岗位实习学生624人。图片1.3:机加实训车间1.6学校特色学校以“打造准企业、培养金蓝领”为办学目标,以“质量立校、管理治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为发展战略,以“外抓市场,内抓管理,改革创新,突出特色”为办学思路,以“求实、创新、竞争、发展”为校训,用“执着、奋进”的人文精神,彰显了“素养教育职业化、教学活动产品化、实训基地企业化、管理行为服务化”的办学特色,形成了“爱岗敬业、勤奋严谨、文明团结、开拓进取”的校风;“精讲、激趣、善导、创新”的教风和“修德、思学、重技、强身”的学风。办学规模、办学效益、办学质量都取得了显著提高,学校成为省优秀学校建设学校,焊接技术应用、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汽车运用与维修三个专业成为省优质专业建设项目。2人才培养2.1立德树人2.1.1管理体制学校围绕“基础厚实、主体发展、培育个性、追求卓越”的育人目标,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以人为本、三全育人,传承创新、形成特色”为指导思想,学校的全体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完善了党管德育的工作机制,形成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网络,德育工作人数26人,班主任数68人。学校建立了校内和校外两个评价平台,完善了学生评价体系(见图2.1)。图2.1:学生评价体系2.1.2思政课建设学校有思政教师23人,其中专职思政课教师5人,包括副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及管理人员在内的兼职思政教师18人(见表2.1),专兼职思政教师分布比例(如图2.2所示)。学校文化基础科组织专兼职任课教师集体备课,成立思政课创新团队,打造示范课堂,形成课程思政教育典型案例。表2.1:思政课教师配置分布(人数)专兼职分布兼职分布思政课教师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校级兼职副校级兼职中层兼职其他教师兼职235182763图2.2:思政教师专兼职分布比例2.1.3日常教育管理抓学生日常管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组织学生学习《学生管理手册》,进行文明礼仪规范检查。严格出入校门管理,加强对晚自习、宿舍和手机的管理。开展优秀班级、文明寝室评比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还通过军训、升国旗、竞赛、劳动周、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走访贫困生活动、心理咨询辅导等常规活动,强化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图片2.1:走访贫困生2.1.4主题教育活动围绕主题班团会和学生在社区、村、屯积极加入志愿者行列等,促进学生的成长。通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红十字紧急救护培训”、近视防控教育宣传月、“远离毒品珍爱生命”、“预防电信诈骗”、“禁燃、禁放、禁烧”、“防溺水安全教育”等主题教育,教育学生珍爱生命,提高应对突发事和意外伤害的应变能力。将职业元素融入素养教育,开展职业教育,让学生在“职业氛围的模拟环境”中学习、成长。图片2.2:预防秋季传染病主题班会2.1.5体美劳教育学校设置体育教研组和美术音乐教研组,配有专任教师,有专门的校医和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见表2.2)。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坚持每天课间1小时活动。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对学生的体质监测(见图2.3)。开设劳动课,坚持每学期班级劳动周制度,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学校积极建设辽宁省“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建立医务室、心理咨询室,为学生身心健康提供服务,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特别是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心理团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2.2:健康教育人员情况体育专任教师美育专任教师校医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7413图2.3: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2.1.6共青团建设学校团委号召全体团员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全团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将全体团员青年的思想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始终坚守初心,当担使命,学习知识、磨练技能,立志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2023年度制作的《职教生心中的二十大》宣传视频,获葫芦岛市“学思践悟二十大 踔厉奋发新征程”理论宣讲微视频一等奖。图片2.3:新团员入团宣誓活动2.1.7学生成果 2022年,经过师生一整学年的共同努力,市级优秀荣誉表奖共31项(见表2.3)。表2.3:2022市级班主任和学生获奖情况类别优秀班主任优秀班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表奖总数人数551056312.1.8资助情况严格执行国家资助政策,规范资助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见表2.4)。表2.4:2022年、2023年免学费和助学金落实情况类别年份免学费助学金2022年1714人150人2023年1573人146人典型案例2.1: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通过专题培训、示范展示、课程研讨、督导听课、教学竞赛等途径,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开展了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从课程思政是什么、课程思政为什么、课程思政做什么及课程思政怎么做四个方面作了专题讲座。二是开展了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展示分享活动,学校获得省优秀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以古为鉴——中国历史上的大瘟疫》的主讲人进行分享。三是学校开展了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不仅在课堂上能贯穿课程思政,还要能提炼典型案例。通过这些活动,加深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促进教师更好地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2在校体验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创建和谐、文明、安全校园。增强服务学生意识,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加强课堂育人主阵地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强化教学改革,开好并上好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校生体验满意度良好(见图2.4)。图2.4:在校生体验满意度调查2.3技能成才2.3.1实践教学学校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为0.68个/生。学校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现有校外实训基地6个,注重实训教学学生技能的培养。2.3.2技能比赛学校每年开展技能竞赛月活动,让所有专业的学生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经过层层选拔,组建技能大赛训练小组,课余开展技能训练活动,不断提高技能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图片2.4:参加辽宁省“中银杯”第二十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3.3“金手指”活动每年开展一次学生技能作品设计制作活动(金手指技能作品展),教师学生共同设计制作带有明显自己专业特点的作品,集中展示、评比,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也提高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开拓学生视野,拓展专业空间。图片2.5:锦西工业学校“金手指”学生作品展2.4职业发展 2.4.1岗位适应能力大部分毕业生是在岗位实习单位直接就业,较快的适应了企业生产技术要求,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逐渐提升,就业企业对我校毕业学生的工作能力给予充分肯定,用人单位满意率为100%。2023年毕业生就业20人以上的单位有:大连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北京长安汽车、北汽福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天津立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兴城徐大堡核电站等企业。2.4.2创新创业学校配备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团队,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服务,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每年创办“金手指”作品大赛,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打造广阔平台。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强化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大力支持学生就业创业,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典型案例2.2: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打造广阔就业平台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开展订单培养,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学生就业,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也多次被评为市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一是成立“就业服务工作委员会”,制定《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管理办法》,由就业办负责具体工作,职业指导师、班主任、教师、企业共同参与,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基础。二是注重收集整理相关就业政策,认真做好毕业生市场调研和毕业生需求信息的收集。建立毕业生个人信息档案,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三是拓宽就业渠道,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发展“订单式”培养机制,与大连中远川崎造船厂、海尔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订单班培养。开发新的用工单位,与其签订稳定的实习、就业协作关系。2.5数字赋能 2.5.1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已建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有:外部采购的包括配套教案、试题、光盘、课件、素材、影音、教育资料等资源。网上整合的各大教育网站的资料素材教学资源、教案和课件等。还有学校自主创新的资源库,以原有资源库为主体,将教材配套的光盘、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放到校园网上,并将教师自己平时上课开发的课件、教案、教学案例、操作视频、数字图书等搜集整理放到校园网上,以不断充实数字资源库,实现信息资源在校内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校内资源的利用率。目前11个专业的教学资源库数量达到 59 个,仿真实习实训软件数量为7个, 音视频教学资源时长达158小时。2.5.2数字化设备设施学校现有虚拟仿真实训室两间,包括CAXA车仿真教学软件,CAXA 电子图版软件,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VNVC数控仿真软件,CAXA三维实体设计软件,Inventor 三维实体设计软件,CAD智能测评软件,电子图书资源30000册,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1200Mbps,满足了学校专业的教学需求。2.5.3教学资源应用学校逐渐加大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教师使用录播设备、电子白板、平板电脑、数字化校园等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参加各种信息化及教学能力比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利用数字化教学设备,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将专业课和基础课做到深度融合。充分利用3D打印教室,对学生进行第二课堂的培训。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的训练提供保障。典型案例2.3: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实训教学效率学校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教育教学的实施提供保障。利用焊接示教仪和即时传输平台,创新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学。一是要保障实时信息采集平台高效顺畅运行,需要高质量的硬件设备。二是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设备操控能力、掌握焊接示教仪和即时传输平台这两个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三是改革和创新实训教学模式,实现“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四是利用焊接示教仪和即时传输平台,实训课老师也积极参加到教学能力比赛及其他教学竞赛活动中。信息化技术的利用,解决了传统实训教学的弊端,加大了直观教学的力度,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同时增强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服务贡献3.1服务东北振兴3.1.1就业人数学校对学生的就业质量严格把控,来校招工的企业以央企和国企、大型民办企业为主,坚决拒绝中介机构来校。毕业生812人。升学272人,直接就业389人。(见图3.1)图3.1:毕业生去向3.1.2就业满意度学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指导,拓宽就业渠道,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与东北特殊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长安汽车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签订了稳定的实习、就业协作关系,平均起薪4000元/月。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和巡视回访制度,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后续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获得毕业生的一致好评。3.2服务产业2023年,学校与91202部队、92493部队洽谈钳工、焊工、电工培训有关事宜,进行了96人次技能提升的培训(见表3.1)。表3.1:2023年对外培训情况 培训规模培训项目 人数天数学时钳工.车工.焊接9628224在与企业的沟通洽谈培训中,了解了企业的需求,做出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学员培训后,进一步加强与学员的沟通,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帮助解决生产中和技能鉴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后续服务,创锦西工业学校职业培训的良好声誉。培训结束后,学校配合部队举行了军中技能比武。图片3.1:91202部队车工培训典型案例3.1:竞赛性考核,学以致用2023年,学校培训科与91202部队、92493部队洽谈培训有关事宜,共进行了96人次技能提升的培训,并在学校成功举行了军中技能比武。其中参加车工培训32人,参加钳工培训 32人,参加焊接培训32人。本次考核,是一次一线舰艇舰员维修竞赛性考核,目的是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实战能力,强化部队舰员的舰艇保障水平。考核以某大型海上试训任务为保障需求,制定涵盖舰艇柴油机,电力系统,空压机,修理系统联调等多项舰艇保障的特殊需求,从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展开,重点检验团队合作和个人应急处置能力。此次培训和考核安排,是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将培训内容应用到工作中,展现了部队官兵的基础技能和学习能力。3.3服务就业学校主动为区域社会提供培训、咨询、技术和智力支持等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023年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共计253人参加,及格205人。其中汽修专业8人,普车11人,数车5人,钳工14人,电工215人。理论及格率85%,实操及格率91%。(见表3.2)。表3.2: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情况(人数)参加取证考试汽修专业普车数车钳工电工考试及格2538115142152053.4服务民生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把“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作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党员主动与所在社区对接,完成创城期间及疫情防控期间的志愿服务工作。图片3.2:连山区华怡园社区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典型案例3.2:在职党员进社区,深耕“最后一米”为进一步深化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动员广大在职党员走进社区,积极参加社区治理和服务,进一步拓展了在职党员服务群众和服务社区的渠道,锦西工业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目前在职党员84人完成与社区的任务对接。学校党委积极做好接洽报到工作,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的档案管理,掌握每名党员的进社区志愿服务情况,积极动员在职党员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自身特长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做好党员模范表率。学校把“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作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3.5服务美丽中国学校党员教师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投身到志愿者服务行列,发挥党员同志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本市交通志愿服务活动中,学校教师利用暑假期间,积极到各高峰交通岗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在本市创城工作活动中,学校党员同志积极到投身到美丽滨城葫芦岛的建设活动中,清理卫生,做好创城理念宣传。学校圆满完成对脱贫攻坚期间学校派驻的3名驻村第一书记的考核工作,继续派驻3名驻村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其中焊接专业教师多次到定点帮扶对象——南票区缸窑岭镇房申村,为村民进行焊接技能培训。图片3.3:学校党员教师开展“创城”理念宣传3.6本校特色 学校以促进共同发展为目的,为周边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提供思路与技术支持,包括师资培训、科研协作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发挥专业的引领与带动作用。为其他职业学校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等提供技术指导。学校发挥公共实训基地作用,承办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为社会提供特色服务。2022年承办了“辽宁省焊接技能大赛葫芦岛市选拔赛”和“辽宁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化学检验比赛(葫芦岛)选拔赛”。 学校依托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援助等服务;积极承担行业、企业员工技术培训等社会服务,并且为周边学校提供相应专业的学生实训服务;组织专业教师走进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人民。2023年,学校圆满完成了对256名小学生的职业启蒙教育,涵盖校史馆及车工、汽修和焊接专业。图片3.4:小学生劳动教育课参观典型案例3.3:服务社会,特色育人学校的建设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大力支持,学校也一直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回馈社会。一是积极开展对外职业培训,为地方企事业单位、社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职业资格培训等,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并通过学校职业技能评定机构对社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取证。二是建设通用技术培训基地,对普通中学生进行职业渗透,让中学生开阔了视野,了解了职业和技术,同时也更好的宣传了职业教育。三是学校组织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开展送教进社区活动;对社区街道开展义务服务;利用心理健康中心、广播节目和微信公众号等为市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4文化传承4.1传承工匠精神学校以辽宁省劳动教育示范学校为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传承工匠。4月26日开展的“中国梦·劳动美——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宣讲,邀请到全国技术能手、中船集团首席技能专家、辽宁省有突出贡献高级技能人才、辽宁工匠、辽宁省最美退役军人、葫芦岛工匠等荣誉称号获得者朱宇光老师以《匠心逐梦》为题为全校师生授课。10月26日-27日,由葫芦岛市总工会、葫芦岛市教育局、锦西工业学校联合举办2023年“金蓝领”杯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图片4.1:“中国梦·劳动美——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宣讲4.2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在青年学生中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达到“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教育目标,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一是坚持学党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铸魂育人。通过党史学习专题读书班、专题党课、校本学习手册、知识竞答、“开学第一课”、主题团会、主题团日活动,促进青年学生学党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悟思想,做时代新人。二是坚持动作创新、丰富载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亮点突出。创新团日活动形式。开展“青春心向党”主题入团宣誓仪式;通过“学党史、忆校史”主题团日活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力和发展潜力;在“九一八”“国家公祭日”等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升旗仪式,激发同学们爱国热情。三是坚持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促进学生成长成材。传承“工匠精神”,践行“技能成才强国有我”,多名学生在省市、国家各级技能大赛中获奖。四是弘扬雷锋精神,争做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学雷锋活动月、葫芦岛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诠释着新时代中职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图片4.2: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4.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课外文化活动为内容、校园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成立了巧手剪胜剪纸社团、礼仪社团、吾言社团、初心阁、美术社团、GZ曳舞社团、非洲鼓社团、心理健康社团、篮球社团、国旗班11个社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学校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孝亲尊师”系列活动。在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各班级开展主题班会,学习文化传统知识,追根溯源,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锦西工业学校团委向同学们发起倡议,用一束鲜花献给敬爱的老师,表达内心最真挚的祝福。图片4.3:教师节献花活动典型案例4.1:巧手剪胜,文化传承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剪纸民间艺术,学校成立巧手剪胜社团,该社团多次在各种活动中展演,曾被评为市优秀社团。一是传承剪纸文化。优化剪纸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剪纸艺术的思想感情,养成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其“团扇”“ 青花”剪纸作品在市民协举办的《民俗节》活动中获得金奖。二是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弘扬伟大斗争精神。制作剪纸视频作品《护你平安》,快手浏览量超过2万次。三是歌颂百年党史。剪制了系列作品《在党的百年时光里》,包括《红船故事》、《长征精神》、《改革开放》、《航天英雄》等幅作品,并参加了国家、省、市文明风采评选。2023年,锦西工业学校巧手剪胜剪纸社团完成了系列作品《金陵十二钗》。图片4.4:巧手剪胜社团《金陵十二钗》作品典型案例4.2:走访贫困生,温暖关怀慰人心 锦西工业学校爱心团队成员以及第六党支部部分党员同志们,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发扬尊老爱幼、关爱弱势全体文化传统,带着全校师生的深切关爱,为贫困学生送去慰问品以及诚挚的问候。在贫困生家里,带队领导仔细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身体状况、以及在当地享受政府资助情况,向家长宣传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鼓励克服困难,确保孩子上学不受影响。各位老师也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的在校表现。家长表示,他们一定会与学校配合,支持孩子努力完成学业,期望孩子能早日回报学校和社会。坚持开展困难学生家访慰问活动,是我校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搭建家校联动平台、落实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典型案例4.3:勤练八段锦,健康伴我行为庆祝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学校妇委会开展“勤练八段锦,健康伴我行”三八妇女节活动。八段锦,是中国古代气功功法。在我国古老的导引术中,八段锦是流传最广,对导引术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八段锦的学习以科室为单位,妇委会将完整的“八段锦”视频内容发到工作群,号召各科室女同志利用休息时间,互相监督探讨,规范动作,明确要领,互相指正补充,领会要义。八段锦的练习,通过成员之间的互相监督,提高练习的趣味性,有助于活动开展。本次“八段锦”健身学习,旨在弘扬民族精神,致力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女教职工强身健体意识。大家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在全校形成自觉锻炼、主动健身、追求健康的良好风尚。5产教融合5.1产教机制共筑5.1.1集团化办学情况集团化办学,促进学校将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及新技术融入教学,培养技术技能新型人才。如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与北京航天三院159厂等企业共同研究交流铝合金、钛合金等有色金属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再开发相应的教学产品,学生通过学习制作,不仅掌握了新型焊接工艺知识和新型焊接专业操作技能,同时也学习了相关企业生产工序的流转和协调配合,将企业生产过程融入学校教学过程。5.1.2订单式培养学校与8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协议。包括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大连船舶工业工程公司、天津爱旭太阳能有限公司、天津太平洋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欧辉新能源汽车、法拉达汽车散热有限公司。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紧密对接和三赢的局面。典型案例5.1:建设大师工作室,推动焊接专业发展学校目前拥有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省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市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平台,依托学校焊接技术应用专业进行建设,完成了实训基地改造、焊接工艺编制、校企合作开发模拟仿真设备、带徒传艺等专业建设工作。一是校企融合,促进实训基地企业化。学生进入综合实训基地,从下料、组对到焊接,设备设施齐全,生产流程完整,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的有效融合与对接。二是产品制作,促进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产品制作,将专业理论融入生产工艺,专业技能对接生产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实际相融合。三是大师引领,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以名师为引领,指导和带动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进而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5.2产教资源共建2022年秋季,学校与航锦锦西氯碱化工有限公司联合开办化学工艺专业,进一步开拓了学校办学方向,增加了学生就业渠道,同时也解决了企业新老员工更迭的用工需求,受到了区域群众和行业企业的高度关注。图片5.1:航锦化工订单班学生企业实践5.3产教协同育人学校采取2+1教学模式,学生在第三年进入到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学校与企业协商,根据企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制定学生的实习计划。企业安排专门人员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学校定期派专人到企业对学生进行监管,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人事管理人员为我校外聘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实习学生。多措并举,使得我校对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规范、到位。合作企业接受线上实习比例为100%,一年来,没有任何安全生产事故及其他事故发生。图片5.2: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典型案例5.2:校企合作,探索双元育人学校原依托企业办学,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委员会,健全校企合作制度一是通过集团化办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校本教材、联合开发教学产品、联合研发教学仪器等,让学校的育人与企业息息相关,共同进退。二是通过订单培养,为企业有针对性的培养技术人才。学校与中远川崎、海尔集团、中国核电等多家企业建立订单培养关系,确保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也增加学校和专业的吸引力,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三是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强化专业建设,培养实用技能人才。其中焊接和机械加工技术实训基地被评为辽宁省创新型实训基地。5.4产教双师共培根据学校新能源汽修专业的综合条件,经考核汽修专业获得德国手工业协会批准,成立HWK汽车机电技术人才培训中心,构建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德国双元制教学实验班。按照双元制教学模式,通过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贯穿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自我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种双元育人模式,探索校企双元育人的长效机制。将企业的管理模式引入实训基地管理、将企业文化融校园文化,构建“校企融合”模式,实施产教双师共培方案。典型案例5.3:搭建平台,促进学生技能提升搭建技能展示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一是校技能比赛平台。学校一年一度的技能竞赛月,学生展示高超技艺,教师展示教学水平,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促进教师研究技能技巧,学生刻苦训练,提高技能。二是金手指活动平台。每年一次的金手指技能作品展,师生共同制作专业作品,集中展示、评比,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拓展专业空间。三是技能大赛训练平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组建技能大赛训练小组,不断提高技能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展示风采,进而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图片5.3:“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获奖情况6发展保障6.1党建引领6.1.1机构组成中共锦西工业学校委员会下设6个基层党支部,2021年11月六个支部全部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共有党员85人,培养对象3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每个支部设立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组织架构完整,党组织生活有序开展。(见图6.1) 图6.1:学校党委组织结构6.1.2政治建设6.1.3思想建设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全校师生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开展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研讨会,让二十大精神进支部、进科室、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6.1.4组织建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一手抓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党员素质,2023年,3名同志确定为发展对象。 图片6.1:2023年7月1日主题党日活动6.1.5党建成果2023年,学校《职教生心中的二十》获葫芦岛市“学思践悟二十大 踔厉奋发新征程”理论宣讲微视频一等奖。典型案例6.1:提质培优悟于心,增值赋能践于行校党委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党建品牌,围绕学校省级党建品牌案例《提质培优悟于心,增值赋能践于行》开展党建工作。一是各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特点,打造具有支部特色的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思想引领,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三是完善组织建设,实施领导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按照“支部建在连队上”的组织指导思想,合理设置党支部,让每个科室都有独立的党组织,努力达到组织全覆盖,提升基层党支部活跃力、创新力和战斗力,提高学习质量,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培训。6.2条件保障6.2.1国家政策落实学校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举办“线上逛校园”“网上开放日”云端体验活动以及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宣传学习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通过自媒体方式,开展线上“工校学子勇争先”活动,传承五四精神,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宣传并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成果和经验。6.2.2地方政策落实学校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相关政策,结合葫芦岛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持续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辽宁振兴发展能力。根据《教育部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实用高效发展 提升服务辽宁振兴能力的意见》精神,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 辽宁省财政厅办公室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和优质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辽教办〔2021〕315号)文件精神,学校申报的“中等职业教育优秀学校”项目,已经获批A类立项建设,同时获批立项建设三个A类优质专业和一个特色项目:焊接技术应用、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汽车运用与维修以及“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特色项目建设。6.3经费保障2023年度学校经费投入4941.1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4802.74万元,事业收入98.02万元,其他收入34.73万元。 财政拨款收入包括:2023年生均公用经费市财政拨款216.8万元,用于学校日常办公运转支出。免学费专项资金共494.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76.5万元,省级资金98.6万元,市财政配套及补差资金219.4万元,用于补充学校办公经费不足支出。2023年中央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269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支出。6.4重大项目引领 锦西工业学校通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建设2024年总体规划》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的关键办学能力:完成汽车运用与维修校企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完成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建设,完成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实训室建设等,不断提升我校职业教育国际办学水平。通过开展双师型师资专项培训,逐步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更多优质的职业技术技能人才。6.5学校治理6.5.1综合治理 全力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课程计划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严格规范考试。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要求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按照国家规定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合理支出从公用经费中开支。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做到收支公开。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积极做好校务公开工作。6.5.2管理督察建立完善工作督察体系。强化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有效的工作督察、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有落实;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做好教职工日常考勤工作,完善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加强教务科、学生科对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宏观指导、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典型案例6.2:依法办学,确保师生权益学校以人为本,始终把维护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确保了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一是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严格执行教师聘任、奖惩制度,启动竞争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校工会能够积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二是自觉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按照招生政策进行招生,严格执行学校就业政策,规范教育收费,认真落实助学金、奖学金发放政策。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三是建立监督机制。设立征求意见箱,张贴监督举报电话,随时接受师生的举报、投诉及意见,并及时处理问题,确保师生合法权益。6.6质量保障6.6.1管理机制学校完善了校长负责、党组织保障监督、职能部门集中管理和工会、教代会民主管理的领导管理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建设了一个高效、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集体和一个“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精干高效的中层干部队伍,形成了比较规范、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6.6.2组织机构学校各种组织机构健全,除了校内的党务、行政、工会等组织机构外,还和企业、社会联合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职教集团等机构,都能依法运行,促进了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6.6.3民主管理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坚持和完善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推进校务公开,强化校务监督工作,加强对学校“三重一大”、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经费使用等校务公开以及其他社会、师生关注度较高的重点与热点事项进行全程监督,推动各项决策公开透明、阳光规范。6.6.4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学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编制了《锦西工业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并对管理制度不断整理和修订。规范了学校各项工作的程序和内容,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典型案例6.3:科学理念先行,树立特色品牌办学理念是学校之魂,它凝聚力量,彰显特色。学校适应企业、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确立了“打造准企业、培养金蓝领”的办学目标。一是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质量立校、管理治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为发展战略,以“外抓市场、内抓管理、改革创新、突出特色”为办学思路,以“求实、创新、竞争、发展”为校训。二是用“执着、奋进”的人文精神,彰显了“素养教育职业化、教学活动产品化、实训基地企业化、管理行为服务化”的办学特色,形成了“爱岗敬业、勤奋严谨、文明团结、开拓进取”的校风;“精讲、激趣、善导、创新”的教风和“修德、思学、重技、强身”的学风,再创职业教育新品牌。6.7教学质量6.7.1课程体系完善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形成 “基础、专业、拓展”相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见图6.2)。围绕“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将岗位标准、大赛内容及“ 1+X”证书标准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动态调整管理机制。 课程体系 基础 拓展 专业 文化基础 专业基础 专业理论 专业技能 素养教育 专业素养 图6.2:模块化课程体系6.7.2课程标准围绕“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不断完善课程标准。完善了焊接专业课程标准(13门课),汽修专业课程标准(10门课)。继续开展10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研讨学习活动。现有课程总数110门。并且课程建设与二十大相关的信息内容融入进来,重点在于落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图片6.2:思政、语文、历史三学科线上培训6.7.3课程开发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积极参加省精品课程建设培训活动。3个教师团队参加了第二届辽宁省“学银杯”在线精品课程培育活动。1个劳动精品课为省培育作品,学校努力打造过程中。思政课程创新团队,积极开展培训及典型案例打磨工作;学校开展了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培训展示及评选活动,征集作品27件,推进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6.7.4教学方法改革表6.1 :教学方法研究课题开展情况序号课题名称批准单位完成情况1以教学产品提升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实践研究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结题2奥尔夫节奏教学法在中职课堂中的研究与应用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结题3以综合项目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结题4《起重工艺学》信息化教学研究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结题5中职焊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研究中6虚拟现实技术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省教育厅研究中深入开展“三教改革”,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途径,优化教学模式,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模式,创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探索教学团队的分工协作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其中焊接专业以焊接示教仪和焊接机器人为抓手,优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机加专业以“教学产品”为项目,改革实训教学模式;机电专业开展了“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活动;汽修专业在“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成立实验班,开展技术与培养模式的融合;文化基础课,在课程思政和信息技术运用上,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图片6.3:理实一体化教学(焊接机器人的操作)典型案例6.4:以科学研究为引领,创新教学方法学校以科学研究为引领,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一是完善学校科研领导小组工作机制,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强化研究的过程管理,做好服务指导工作。二是开展科研培训,打造教科研学习、交流平台,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三是积极开展科研成果推广,通过研讨会、示范课、展示汇报及《学报》宣传等途径,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以教学产品为项目的实训教学,提升了学生综合职业技能;音乐课中奥尔夫节奏教学法的应用,让律动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以任务、项目教学为抓手,全面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信息化技术及手段应用研究,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课程思政的推进研究,践行着立德树人。6.7.5课堂教学督导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全学年开展督导听评课工作,重点对新任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和全体实训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听评课,并及时进行点评反馈,通过常规教学督导听课工作,不断促进教师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方法,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图片6.4:督导听课6.7.6师资培养在师资建设上坚持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与实践并重、考核与激励并行、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在教师专业标准上坚持“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的校本培训活动,以校本集体教研、课题研究、专题讲座、一帮一结对子、督导听课、教学竞赛、企业实践、继续教育及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等活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本学年校本培训主要围绕教学能力、课程思政、提升工程2.0而开展,并重点对新教师开展了系列校本培训。表6.2:师资培训数量国培省培市培校培线上培训198人58人6人186人198人 图片6.5:新教师培训会议典型案例6.5:“一帮一结对子”,强化新教师培训学校充分发挥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组织新老教师开展了 “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每一位新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都有一位老教师引领,切实提高了新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新教师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一是召开新教师培训启动会,新老师教师签订“一帮一结对子”协议书,明确任务和职责。二是新老教师共同备课,互相听评课,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三是在老教师指导下,新教师完成一份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叙事、总结等任务,并上一节汇报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四是新老教师组建团队,参加省市教学能力比赛,交流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优势互补中,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6.7.7教师竞赛成果教师通过参加教学能力比赛、信息化比赛、课堂革命典型案例等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目标,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团队建设,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2022年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了1项三等奖;在省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中获得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本学年共计44人次参加市级以上教学竞赛。 图6.3:教师参加市级以上教学竞赛情况7面临挑战挑战1:办学规模办学规模有所缩减,招生人数递减,个别专业人数减少幅度较大,在校生规模不足3000人,主要原因是生源减少。对外要改变招生策略,加强招生力度,进一步完善“订单班”和“3+2”办学模式,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对内要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加学校吸引力。挑战2:师资建设学校师资队伍结构趋于合理,但个别专业教师缺少,主要原因是专业发展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一要深化外聘教师管理,聘请有经验的企业人员来校授课,并加强兼职教师的培养及管理。专业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有欠缺,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执行不到位,教师到企业实践人次较少,主要原因是正常教学期间,专业教师工作量大,课时安排满,没有时间去企业实践;寒暑假期间,大批量安排教师去企业实践,企业接受能力不足。教师接受省市级以上培训的比例较小,制约了教师对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的掌握。在教师培训的人员安排上进一步做到统筹安排,同时学校制定更科学的考核激励措施,让更多的教师有参加高层次高规格培训的机会。挑战3:学生素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现代企业用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心理素质、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途径和手段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毕业生升迁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学生基础素质偏低,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学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学生素质教育。挑战4:教学资源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实践应用能力不高,资源开发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要不断拓宽教学资源开发的渠道,强化教学资源开发团队的建设。挑战5:校企合作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和模式不够创新,主要原因是校企深度融合有难度。要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和模式,强化校企合作深度,提高合作层次,加大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力度,寻求全方位的支持与合作,并完善“订单式”培养模式。挑战6:对外培训对外培训规模不大,对外培训人数大幅度减少,社会服务能力没能更好的发挥,主要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加上学校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教学安排有冲突。要加强对外培训的宣传招生,扩大服务社会的类型和规模,合理调配教学资源,协调好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教学安排。附件4表一:人才培养质量计分卡 表二:满意度调查表 表三:教学资源表 表四:服务贡献表 表五:国际影响表 表六:落实政策表 [1] 数据来源:招生备案[2] 数据来源:年报附表及中职教育统计报表注:自本页起,报表数据来源均为年报附表及中职教育统计报表

  • 2023/0506

    前 言依据《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辽教办{2022}288号)文件及葫芦岛市教育局有关通知精神,按照学校年度质量发展状况,编制了《锦西工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编制年度报告是为了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全面诊断,及时总结经验,展示取得成就,查摆困难不足,更好地改进工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锦西工业学校成立了质量年度报告工作小组,在校长、党委书记领导下,安排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召开了编制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和分工,在完成“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填报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填报系统年报工作,编制了年度报告,并进行了审核。本年度报告由学生发展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服务贡献质量、政策落实质量和面临挑战五个部分构成。全面展示了学校落实新《职业教育法》的关键举措,开展建党百年教育的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经验,提质培优项目、省优秀学校和省优质专业建设项目的进展;反映了党建品牌、社团文化、教学能力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毕业生就业、贡献社会等方面的典型案例,真实展现了学校年度发展质量。1 学生质量发展1.1党建引领1.1.1机构组成中共锦西工业学校委员会下设6个基层党支部,2021年11月六个支部全部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原在校党员88人,有3人驻村,现共有党员85人,培养对象2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每个支部设立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组织架构完整,党组织生活有序开展。图1.1:学校党委组织结构1.1.2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专题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1.3思想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制作校本党史学习教育资料《峥嵘岁月百年征程——党史一百个伟大瞬间》《百年征程映初心——党的教育方针》,推出《党史百年▪天天读》学习专栏,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建活动9次,参与活动3030人次。1.1.4组织建设出台《支部书记季度汇报与年终述职制度》,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创新党日活动形式,开展为党员过政治生日活动。统筹疫情防控和学校发展两个大局, 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完成了创城期间及疫情防控期间的志愿服务工作。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有5名预备党员如期转正,成为正式党员。1.1:主题党日活动,为过政治生日党员颁发政治生日卡1.1.5党建成果2021年,党建案例《提质培优悟于心,增值赋能践于行》入选辽宁省首批中小学校党建品牌案例。2022年,学校党建课题《中职学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实践研究》以优秀的成绩成功通过辽宁省党建课题考核。2022年,成功申报辽宁省首批“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校2021年度“两优一先”共表彰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5名优秀共产党员,1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名优秀好支书。典型案例1.1:提质培优悟于心,增值赋能践于行学校各支部在做好基础性、规范性工作的同时,注重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提高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水平。一是加强思想引领,赓续教育初心。积极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强化师生思想引领。二是完善组织建设,夯实党建核心。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将支部建立在科室上,为学校发展赋能。以培养“好支书”和优秀党务干部为目标,加强培训,为支部发展赋能。深入实施“双培养”工程,把优秀教师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为党员发展赋能。三是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创新活动形式。学习创新,编制校本党史、教育史、职业教育发展读本,推出《党史百年▪天天读》学习专栏,为学校内涵增值。制度创新,出台《支部书记季度汇报与年终述职工作制度》,为支部建设提质增值。活动创新,以创建一本政治生日台账,定制一张政治生日贺卡,开展一次谈心谈话,进行一次政治体检,开展一次重温入党誓词的“五个一”形式为载体,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将学党史与忆校史结合起来,将“爱党、爱国、爱校、爱职业、爱岗位”的“五个爱”元素相统一,为党员教育增值。1.2立德树人1.2.1学生规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籍学生1889人。升学、订单就业、(3+2)等班型,共72个班级。招生572人,毕业560人,就业(升学)502人。1.2.2管理体制学校围绕“基础厚实、主体发展、培育个性、追求卓越”的育人目标,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以人为本、三全育人,传承创新、形成特色”为指导思想,学校的全体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完善了党管德育的工作机制,形成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网络,德育工作人数26人,其中在校班级班主任数51人。学校建立了校内和校外两个评价平台,完善了学生评价体系。图1.2:学生评价体系1.2.3思政课建设学校有专职思政课教师5人,落实《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文章精神,上好思想政治课程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课程。在专职思政课教师不足的情况下,成立以校长、党委书记为组长,包括副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及专任教师在内的课程教研组,组织专兼职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开展研讨活动,推进思政课建设。成立思政课创新团队,打造示范课堂,形成课程思政教育典型案例。表1.1:思政课教师配置分布(人数)专兼职分布兼职分布思政课教师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校级兼职副校级兼职中层兼职其他教师兼职215162761图1.3:思政教师专兼职分布比例1.2.4日常教育管理抓学生日常管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组织学生学习《学生管理手册》,进行文明礼仪规范检查。严格出入校门管理,加强对晚自习、宿舍和手机的管理。开展优秀班级、文明寝室评比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还通过军训、升国旗、竞赛、劳动周、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走访贫困生活动、心理咨询辅导等常规活动,强化学生日常教育管理。1.2:2021级新生军训1.2.5主题教育活动围绕疫情防控工作,通过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疫情日常管理、主题班团会和学生在社区、村、屯积极加入志愿者行列等,促进学生的成长。通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红十字紧急救护培训”、近视防控教育宣传月、“远离毒品珍爱生命”、“预防电信诈骗”、“禁燃、禁放、禁烧”、“防溺水安全教育”等主题教育,教育学生珍爱生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意外伤害的应变能力。将职业元素融入素养教育,开展职业教育,让学生在“职业氛围的模拟环境”中学习、成长。1.3:向市妇幼保健院赠送锦旗,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屏障1.2.6 体美劳教育学校设置体育教研组和美术音乐教研组,配有专任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篮球、足球、广播体操、舞蹈、音乐等体育和美育活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坚持每天课间1小时活动。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对学生的体质监测。开设劳动课,坚持每学期班级劳动周制度,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学校成功申报辽宁省首批“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建立医务室、心理咨询室,为学生身心健康提供服务,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特别是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心理团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1.2:健康教育人员情况(人数)体育专任教师美育专任教师校医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5513图1.4: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1.4:心理健康团训1.2.7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课外文化活动为内容、校园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成立了巧手剪胜剪纸社团、礼仪社团、吾言社团、初心阁、美术社团、GZ曳舞社团、非洲鼓社团、心理健康社团、篮球社团、国旗班11个社团,共254人参加,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巧手剪纸社团制作的《护你平安》,美术社团制作《京剧脸谱》画作展,初心阁社团制作《端午安康》《你好,青春》等多个小视频,深受欢迎,其中《护你平安》快手浏览量超过2万次。极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学校“执着、奋进”为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建设。1.5:剪纸社团的“团扇”“ 青花”作品1.2.8共青团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团的十八大精神,专题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组织建设,现有团员348人,强化团员教育、团干部教育,共发展团员180名。弘扬志愿者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1.6:学生党史宣讲团,做《百年征程》情景讲述1.2.9资助情况严格执行国家资助政策,规范资助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表1.3:2021年、2022年免学费和助学金落实情况类别年份免学费助学金2021年1667人183人2022年1714人150人1.2.10学生成果表1.4:市级班主任和学生获奖情况类别优秀班主任优秀班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表奖总数人数55105833典型案例1.2:巧手剪胜 传承历史文化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承和发展剪纸民间艺术,学校于2019年3月成立巧手剪胜社团,该社团多次在各种活动中展演,曾被评为市优秀社团。一是传承剪纸文化。优化剪纸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剪纸艺术,学会基本剪刻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剪纸艺术的思想感情,养成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其“团扇”“青花”剪纸作品在市民协举办的《民俗节》活动中获得金奖,参与了葫芦岛电视台录制的《牛年迎新》中的剪纸作品创作。二是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将新冠疫情期间创作的《抗疫情》剪纸作品赠送给市医院的抗疫英雄们,完成了《致敬,抗疫情英雄》系列作品,通过各种展示活动,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制作剪纸视频作品《护你平安》,快手浏览量超过2万次。三是歌颂百年党史。剪制了系列作品《在党的百年时光里》,包括《红船故事》、《南昌起义》、《长征精神》、《开国大典》、《抗美援朝》、《改革开放》、《香港回归》、《航天英雄》、《众志成城》九幅作品,在学校各种活动上进行展演,并参加了国家、省、市文明风采评选。典型案例1.3: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校在青年学生中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达到“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教育目标。一是坚持学党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铸魂育人。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专题党课、校本学习手册、知识竞答、“开学第一课”、主题团会、主题团日活动,促进青年学生学党史,赓续红色血脉,悟思想,做时代新人。二是坚持动作创新、丰富载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亮点突出。创新团日活动形式。开展“青春心向党”主题入团宣誓仪式;通过“学党史、忆校史”主题团日活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力和发展潜力;在“九一八”“国家公祭日”等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升旗仪式,激发同学们爱国热情。成立学生党史宣讲团,做情景讲述《百年征程》。三是坚持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促进学生成长成材。传承“工匠精神”,践行“技能成才强国有我”,多名学生在省市、国家各级技能大赛中获奖。弘扬雷锋精神,争做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学雷锋活动月、葫芦岛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诠释着新时代中职生良好的精神风貌。1.3在校体验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创建和谐、文明、安全校园。增强服务学生意识,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加强课堂育人主阵地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强化教学改革,开好并上好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学生,打造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图1.5:在校生体验满意度调查1.4就业质量1.4.1就业人数学校对学生的就业质量严格把控,来校招工的企业以央企和国企、大型民办企业为主,坚决拒绝中介机构来校。毕业生560人。对口升学143人,直接就业359人,其中服务第三产业人数为355人。图1.6:毕业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1.4.2就业满意度学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指导,拓宽就业渠道,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与中石油管道局一公司、海尔集团等大型企业,签订了稳定的实习、就业协作关系,平均起薪2500元/月。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和巡视回访制度,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后续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获得毕业生的一致好评。图1.7:毕业生满意度1.4.3岗位适应能力大部分毕业生是在岗位实习单位直接就业,较快的适应了企业生产技术要求,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逐渐提升,就业企业对我校毕业学生的工作能力给予充分肯定,用人单位满意率为100%。1.4.4就业主要单位2022年毕业生就业20人以上的单位有: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长安汽车、北汽福田汽车、天津太平洋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立中、青岛海尔、兴城徐大堡核电站等企业。1.5创新创业学校配备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团队,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服务,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每年创办“金手指”作品大赛,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打造广阔平台。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强化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大力支持学生就业创业,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典型案例1.4: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打造广阔就业平台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开展订单培养,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学生就业,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也多次被评为市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一是成立“就业服务工作委员会”,制定《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管理办法》,由就业办负责具体工作,职业指导师、班主任、教师、企业共同参与。开设职业指导课程,邀请企业人员和创业典型来校作专题讲座,召开主题班会,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创业观,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基础。二是注重收集整理相关就业政策,认真做好毕业生市场调研和毕业生需求信息的收集。建立毕业生个人信息档案,并跟踪反馈,做好毕业生就业追踪的调查和统计工作;通过对用工市场进行走访和调研,及时发布就业信息,组织供需见面会,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三是拓宽就业渠道,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发展“订单式”培养机制,与大连中远川崎造船厂、海尔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订单班培养。开发新的用工单位,与其签订稳定的实习、就业协作关系。1.6技能大赛1.6.1技能大赛开展情况学校将大赛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强化技能训练,每年开展技能大赛。主办了葫芦岛市2021年“金蓝领”杯学生职业技能大赛,20级学生共9个专业全员参与,175人进入最终决赛,评出一等奖18人,二等奖29人,三等奖46人。2022年承办了“辽宁省焊接技能大赛葫芦岛市选拔赛”“辽宁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化学检验比赛(葫芦岛)选拔赛”。1.6.2技能大赛获奖情况在2021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中,焊接专业4名选手报名参赛,刘鑫同学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院校组焊条电弧焊一等奖,李金、吴战鹏两名同学分别荣获三等奖,学校团体荣获银奖,指导老师王晓光荣获金牌教练称号。在辽宁丰田金杯技师学院承办的2021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辽宁省选拔赛学生组电工赛项中,电气专业白明鑫同学获得第一名。在沈阳市教育局、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沈阳市总工会、共青团沈阳市委员会主办,沈阳新民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承办的“2021年沈阳都市圈职业院校焊接技术、蔬菜嫁接技术技能大赛(中职学生组)”中,焊接专业学生刘鑫同学获得焊接技术赛项第一名。表1.5:技能大赛获奖人数国际焊接大赛国赛省选拔赛外市技能大赛市技能大赛总数31183881.7:“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获奖典型案例1.5:搭建平台,促进学生技能提升搭建技能展示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一是校技能比赛平台。学校一年一度的技能竞赛月,让所有专业的学生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让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促进教师研究技能技巧,学生刻苦训练,提高技能。二是金手指活动平台。每年开展一次学生技能作品设计制作活动(金手指技能作品展),教师学生共同设计制作带有明显自己专业特点的作品,集中展示、评比,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也提高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开拓学生视野,拓展专业空间。三是技能大赛训练平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注重实训教学学生技能培养,并经过层层选拔,组建技能大赛训练小组,课余开展技能训练活动,不断提高技能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再创佳绩,展示风采,并激发斗志,进而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2 教育教学质量2.1专业建设质量2.1.1专业设置学校专业以装备制造类为主,特色鲜明,专业优势突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直接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建设。表2.1:专业设置专业类别专业名称专业代码装备制造装备制造机械制造技术660101机械加工技术660102数控技术应用660103焊接技术应用660105机电技术应用660301电气运行与控制660302船体修造技术660501交通运输汽车运用与维修700206电子与信息计算机应用710201文化艺术工艺美术750106生物与化工分析检测技术6702072.1.2专业动态调整学校持续更新调整专业结构。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申办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完成了申请报告、新专业的论证报告、整理了专业设置申请表、制定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对本专业进行了详细的专业介绍等。2.1.3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学校始终以“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优秀实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在教学实践中对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加大了去企业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力度,建立一个更科学、更完善、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滚动修改了部分专业(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现有10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2.1.4实训基地学校突出专业特色,建设“企业化”实训基地。建立了设备、技术、管理等均与企业对接的,具备教学、培训、鉴定和生产等多功能的十一个校内实训基地。焊接和机械加工技术实训基地被评为辽宁省创新型实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在满足学生实训需要的基础上,承担各级各类培训任务;承办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还承担职业技能鉴定任务,为社会和经济建设发挥了作用。2.1:省创新实训基地,焊接技术应用实训基地2.1.5优质专业建设项目2021年,学校焊接技术应用、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获得辽宁省优质专业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周期3年,学校制定了优质专业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各专业按照任务要求,稳步推进优质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表2.2:省优质专业建设情况序号专业名称负责人投资1焊接技术应用杨秀丽300万元2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杨赛赛530万元3汽车运用与维修陈连成490万元典型案例2.1:建设大师工作室,引领焊接专业发展学校目前拥有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省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市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平台,在各平台领创人的带领下,依托学校焊接技术应用专业进行建设,完成了实训基地改造、焊接工艺编制、校企合作开发模拟仿真设备、带徒传艺等专业建设工作。一是校企融合,促进实训基地企业化。学生进入综合实训基地,从下料、组对到焊接,设备设施齐全,生产流程完整,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的有效融合与对接。二是产品制作,促进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产品制作,将专业理论融入生产工艺,专业技能对接生产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实际相融合。三是大师引领,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以名师为引领,通过开展师带徒、带课题、打比赛、专项培训、教学研究、技术革新等活动,指导和带动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进而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2.2课程建设2.2.1课程体系完善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形成 “基础、专业、拓展”相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围绕“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将岗位标准、大赛内容及“ 1+X”证书标准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动态调整管理机制。图2.1:模块化课程体系2.2.2课程标准围绕“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不断完善课程标准。完善了焊接专业课程标准(13门课),汽修专业课程标准(10门课)。继续开展10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研讨学习活动。现有课程总数110门。2.2.3课程开发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校企合作开发校本课程,课题成果《焊接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被评为市“十三五” 教育科研优秀成果。2.2.4精品课程建设开展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培育活动, 4个教师团队参加了第一届辽宁省“学银杯”在线精品课程培育活动。开展劳动精品课建设,完成了3个作品的教学导案、课堂实录及说课视频,其中作品参加辽宁省劳动精品课评选。加强思政课程建设,组建思政课程创新团队。新建市级课程思政典型案例3个,其中历史课程作品《以古为鉴——中国历史上的大瘟疫》在辽宁省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推荐活动中获奖。典型案例2.2:课程思政,中国历史上的大瘟疫学校历史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以古为鉴——中国历史上的大瘟疫》,在史料和现实相联系中,在以古鉴今、纵横比较中达到铸魂育人。一是案例内容创新。紧贴社会热点新冠疫情,将教材进行整合重组,形成一个疫情专题,通过对历史上几次疫情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探索当下的“新冠疫情”借鉴了以往疫情的哪些救治方法、防护措施以及吸取的经验教训。二是案例立意新颖。以古为鉴,通过古今疫情的对比,提升学习兴趣。以情促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提升责任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看到疫情防控中医务工作者、医学研究人员、各行各业人员及普通大众做出的牺牲和奉献,感受中国精神,激发爱国情怀。三是实施过程创新。课前以“动心”学习为前提,在学习通等发布预习题及课程预告片,引起学生对几次大疫情的关注,让学生对课程充满期待。课上以“动情”感悟为基础,用武汉疫情的视频引出新冠疫情,让学生重温当时情景,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学习兴趣。课后以“动作”实践为提升,观看《榜样5》,召开“抗疫”主题班会,让学生对疫情防护重视并落实到行动上,培养责任意识、担当精神。2.3教学方法改革2.3.1教学方法研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切实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表2.3:教学方法研究课题情况序号课题名称批准单位完成情况1以教学产品提升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实践研究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研究中2奥尔夫节奏教学法在中职课堂中的研究与应用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研究中3项目化教学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已结题4以综合项目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研究中5“声势律动”教学法在中职课堂中的实践研究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研究中6《起重工艺学》信息化教学研究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研究中2.3.2优化教学模式以省优秀学校和省优质专业建设项目为抓手,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模式,创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并探索教学团队的分工协作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机加和焊接专业改革实训教学模式,利用即时传输平台和焊接示教仪,创新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学;机电专业开展了“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历史课设计了“动心”学习、“动情”感悟、“动作”实践的“三动”教学模式。2.2:利用焊接示教仪,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2.3.3课堂教学督导学校成立了以教学校长为组长的教学督导委员会,对教学各环节进行严格检查和考核,其中由教研室负责开展督导听评课活动,重点对新任教师、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含实训教学)进行听评课,及时进行点评反馈,通过教学督导听课活动,促进教师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促堂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2.3:督导听课2.3.4以赛促改学校积极开展并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打造“兴辽金课”“课堂革命”和“课程思政教育”典型案例,进而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特别是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在比赛中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目标,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团队建设,促进了 “三教改革”的深化。教师团队在国家及省市教学能力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共32人次参加比赛,其中历史教学团队的作品《中国古代史专题》在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组三等奖。2.4:胜券在握,省教学能力比赛现场参赛结束图2.2: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情况典型案例2.3:依托教学产品,促进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学校以“教学产品引领、生产过程贯穿”的思路进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开发出具有生产特征的教学产品,以教学产品的生产过程为导向,将产品项目、生产案例、生产场景引入教学,用数字仿真、模拟流程、虚拟现实、实际加工等方式开展教学,增强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一体。一是积极开发“教学产品”,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研发。二是依托“教学产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标准,确保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有依据。三是依托“教学产品”开发校本教材以及配套的实训教材,应用于实训教学,项目教学贯穿始终。四是依托“教学产品”开展“金手指”制作大赛和技能大赛,教学产品的设计制作涵盖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竞赛,为教学项目的设计拓宽思路,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2.4教材建设质量2.4.1教材管理学校成立了教材管理领导小组,规范教材征订、使用,对教材使用及征订情况认真自查。所使用的教材严格执行教材准入制度,均为上级部门规定并配发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用书。学校或教师不存在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的行为。2.4.2教材征订教材征订渠道全部经由葫芦岛市教育局教材发行中心和辽宁教育图书经销中心统一订购。使用的校本课程教材、教辅材料出版、印刷、发行、订购均属正规渠道,由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订购。不存在盗版教辅材料和非法编印教辅材料的行为。2.4.3教材建设学校教师王承辉主编的《6S管理教程》,高艳华主编的《管道焊接技术》,被选为辽宁省职业教育“十四五”首批规划教材。市级规划课题《中职焊接专业“互联网+”教材建设研究》正在研究中。2.5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2.5.1教学资源库学校已建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有:外部采购的包括配套教案、试题、光盘、课件、素材、影音、教育资料等资源。网上整合的各大教育网站的资料素材教学资源、教案和课件等。还有学校自主创新的资源库,以原有资源库为主体,将教材配套的光盘、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放到校园网上,并将教师自己平时上课开发的课件、教案、教学案例、操作视频、数字图书等搜集整理放到校园网上,以不断充实数字资源库,实现信息资源在校内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校内资源的利用率。目前11个专业的教学资源库数量达到59个,仿真实习实训软件数量为7个,音视频教学资源时长达158小时。2.5.2数字化设备设施学校现有虚拟仿真实训室两间,包括CAXA车仿真教学软件, CAXA电子图版软件, 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 VNVC数控仿真软件, CAXA三维实体设计软件,Inventor三维实体设计软件,CAD智能测评软件,电子图书资源30000册,校园玩主干最大宽带1200Mbps,满足了学校专业的教学需求。2.5.3教学资源应用学校逐渐加大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教师使用录播设备、电子白板、平板电脑、数字化校园等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参加各种信息化及教学能力比赛,取得了国赛三等奖和省赛一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利用数字化教学设备,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将专业课和基础课做到深度融合。充分利用3D打印教室,对学生进行第二课堂的培训。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的训练提供保障。为学校承办的市2021年第二届“金蓝领”杯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提供信息化支持和保障。典型案例2.4: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实训教学效率学校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教育教学的实施提供保障。利用焊接示教仪和即时传输平台,创新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学。指导教师的示范操作通过平台在大屏幕上展示,学生不再担心看不见看不清,教师不再担心学生围观的安全以及受众的多少,解决了传统实训教学的弊端,加大了直观教学的力度,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同时,视频资料上传学校资源库,也方便课后回放、教师点评以及资源共享,增强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要保障实时信息采集平台高效顺畅运行,需要高质量的硬件设备。二是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设备操控能力,掌握焊接示教仪和即时传输平台这两个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三是改革和创新实训教学模式,实现“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四是利用焊接示教仪和即时传输平台,实训课老师也积极参加到教学能力比赛及其他教学竞赛活动中,得到肯定,并在校内进行示范展示,起到了引领作用。2.6师资队伍建设2.6.1师生比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生比符合《坐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图2.3:师生比2.6.2师资结构学校注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并从企业聘请有经验的兼职教师,从而形成一支“双师型”“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表2.4:师资队伍构成专任教师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兼职专业教师201人107人88人17人14人图2.4:双师型、兼职教师比例2.6.3专任教师层次结构表2.5:专任教师层次结构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专任教师181人15人105人图2.5:专任教师层次结构比例2.6.4师资队伍学校以名师为引领,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示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现有国家机械行指委专家委员5人、省政府督学1人,省技能大师1人,省市级名师、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28人;市教育科研专家3人。有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省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市名师工作室5个,省级焊接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表2.6: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情况(人数)省名师省专业带头人市名师市专业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市骨干教师培养人22231092.6.5师德师风学校开展“师德专题教育活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师德专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学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组织观看《红船》、《跨过鸭绿江》、《山海情》、《光荣与梦想》等教育影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摘编》、“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新时代师德规范”、“师德警示教育”等内容,并撰写心得体会。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年度考核、教育教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2.5:师德师风学习研讨会2.6.6 师资培训学校坚持“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与实践并重、考核与激励并行、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以“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为理念,以“专业教师双师型、文化基础教师复合型”为目标,完善教师考核激励制度,制定培养规划,通过岗位练兵、集体教研、课题研究、专题讲座、一帮一结对子、督导听课、教学竞赛、企业实践、继续教育及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等活动,积极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并且参加省培国培的教师在校内进行汇报或开展二次培训。表2.7:师资培训数量国培省培市培校培线上培训1人27人24人1768人次1569人次2.6:新教师培训启动仪式典型案例2.5:搭建成长平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搭建成长平台,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学习、展示、引领和实践,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特别是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改革教学模式,利用实训即时传输平台,促进实训教师提高专业能力;利用教学改革平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引导理论课教师注重技能提升。二是搭建技能展示平台,通过每年的技能大比武、金手指技能作品设计制作,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教师双师水平。三是建设名师工作室平台,通过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省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市名师工作室5个平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建设。(4)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校企研发中心”和“教师工作站”,与企业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教师实践能力。2.7校企双元育人2.7.1双元育人机制完善了由学校和企业人员共同组建的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探索校企双元育人的长效机制。将企业的管理模式引入实训基地管理、将企业文化融校园文化,构建“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2.7.2 集团化办学情况集团化办学,促进学校将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及新技术融入教学,培养技术技能新型人才。如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与北京航天三院159厂等企业共同研究交流铝合金、钛合金等有色金属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再开发相应的教学产品,学生通过学习制作,不仅掌握了新型焊接工艺知识和新型焊接专业操作技能,同时也学习了相关企业生产工序的流转和协调配合,将企业生产过程融入学校教学过程。2.7.3订单式培养学校与8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协议。包括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大连船舶工业工程公司、天津爱旭太阳能有限公司、天津太平洋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欧辉新能源汽车、法拉达汽车散热有限公司。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紧密对接和三赢的局面。2.7.4学生实习情况学校采取2+1教学模式,学生在第三年进入到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学校与企业协商,根据企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制定学生的实习计划。企业安排专门人员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学校定期派专人到企业对学生进行监管,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人事管理人员为我校外聘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实习学生。多措并举,使得我校对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规范、到位。合作企业接受线上实习比例为100%,一年来,没有任何安全生产事故及其他事故发生。2.7: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典型案例2.6:校企合作,探索双元育人学校原依托企业办学,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委员会,健全校企合作制度一是通过集团化办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校本教材、联合开发教学产品、联合研发教学仪器等,让学校的育人与企业息息相关,共同进退。二是通过订单培养,为企业有针对性的培养技术人才。学校与中远川崎、海尔集团、中国核电等多家企业建立订单培养关系,确保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也增加学校和专业的吸引力。企业不定期派技术人员来校授课、讲座,订单班学生进企业参观,感受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产状况,同时企业也参与对学生的考核,以此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3)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强化专业建设,培养实用技能人才。学校初步建成了实习设备与企业设备一致、指导教师与师傅等同、实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相似的具有企业雏形的校内实训基地,其中焊接和机械加工技术实训基地被评为辽宁省创新型实训基地。与企业建设的校外实训基地,确保了顶岗实习的落实,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基础。3 服务贡献力量3.1服务行业企业3.1.1培训服务2021年在疫情防控下,学校仅对91202部队进行了钳工、车工专业技能培训,学员们全部取得合格成绩,焊工专业学员获得了初级工技能证书。学校与92853兴城航母基地部队洽谈电工、管工培训有关事宜,并进行调研,确定培训师资、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签订培训协议。与葫芦岛市自来水公司联系,商讨焊工、电工技能提升的培训及取证问题。与91202部队商讨电工培训讲座相关事宜。表3.1:2021年对外培训情况培训规模培训项目人数天数培训收入钳工.车工29209.16万3.1.2技术服务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走进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职工培训,发挥服务企业能力。应绥中县总工会及绥中县职工服务中心邀请,学校焊接专业教师开展送技能进企业活动,为辽宁省润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服务和培训,帮助企业和职工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受到企业和职工的欢迎和肯定。3.1:学校应绥中县总工会邀请,送技能进企业3.2服务地方发展主动为区域社会提供培训、咨询、技术和智力支持等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共计190人参加技能培训取证考试,应届生174人,补考及外来16人,通过取证考试167人。学校完成了成立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技能等级评定机构的前期工作。表3.2:职业技能等级取证情况(人数)参加取证考试应届生其他考试合格取证1901741616781图3.1: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取证率3.2:考试实践操作3.3服务乡村振兴完成对脱贫攻坚期间学校派驻的3名驻村第一书记和1名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的考核工作,继续派驻3名驻村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对于对口帮扶村南票区缸窑岭镇房申村进行持续帮助。其中焊接专业教师多次到定点帮扶对象——南票区缸窑岭镇房身村,为村民进行焊接技能培训;作为金星镇干河沟村驻村干部的焊接实训教师,利用自己一技之长对村民进行培训指导并解决村民生活难题。3.3:学校驻村干部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入户宣传3.4服务地方社区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把“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作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党员主动与所在社区对接,完成了创城期间及疫情防控期间的志愿服务工作。学校焊接专业教师走进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人民,发挥社会服务能力,2022年先后到3个社区义务服务多次。3.4:焊接专业教师服务社区3.5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务学校以促进共同发展为目的,为周边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提供思路与技术支持,包括师资培训、科研协作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发挥专业的引领与带动作用。为其他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实训教师、提升专业教师能力等提供技术指导。2021年,盘山县职教中心四名师生,来学校进行半个月的焊接技能培训,并开展了技术交流赛。学校为连山区职教中心焊接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指导性建议。3.5:盘山职教中心师生来校学习交流3.6具有本校特色的服务发挥学校公共实训基地作用,承办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为社会提供特色服务。2021年,葫芦岛市总工会、葫芦岛市人社局、葫芦岛市教育局和锦西工业学校共同举办了“2021葫芦岛市金蓝领杯学生职业技能大赛”。2022年承办了“辽宁省焊接技能大赛葫芦岛市选拔赛”和“辽宁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化学检验比赛(葫芦岛)选拔赛”。依托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援助等服务;积极承担行业、企业员工技术培训等社会服务,并且为周边学校提供相应专业的学生实训服务;组织专业教师走进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人民。3.6:承办2021年市“金蓝领”杯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典型案例3.1:感恩时代,服务社会学校的建设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大力支持,学校也一直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回馈社会。一是积极开展对外职业培训,为地方企事业单位、社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职业资格培训等,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并通过学校职业技能评定机构对社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取证。二是建设通用技术培训基地,对普通中学生进行职业渗透,让中学生开阔了视野,了解了职业和技术,同时也更好的宣传了职业教育。三是学校组织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开展送教进社区活动;对社区街道开展义务服务;利用心理健康中心、广播节目和微信公众号等为市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4 政策落实质量4.1国家政策落实学校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举办“线上逛校园”“网上开放日”云端体验活动以及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宣传学习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通过自媒体方式,开展线上“工校学子勇争先”活动,传承五四精神,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宣传并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成果和经验。4.2地方政策落实学校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相关政策,结合葫芦岛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持续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辽宁振兴发展能力。根据《教育部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实用高效发展提升服务辽宁振兴能力的意见》精神,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 辽宁省财政厅办公室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和优质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辽教办〔2021〕315号)文件精神,学校申报的“中等职业教育优秀学校”项目,已经获批A类立项建设,同时获批立项建设三个A类优质专业和一个特色项目:焊接技术应用、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汽车运用与维修以及“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特色项目建设。4.3学校治理不断加强学校治理,全力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学校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课程计划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严格规范考试。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要求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按照国家规定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合理支出从公用经费中开支。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做到收支公开。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积极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典型案例4.1:坚持依法办学,确保师生权益学校以人为本,始终把维护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确保了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一是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学校严格执行教师聘任、奖惩制度,启动竞争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校工会能够积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为教职工解除了后顾之忧,焕发了广大教职工的青春朝气。二是自觉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规范办学行为,按照招生政策进行招生,严格执行学校就业政策。认真落实教育法律法规,保障学生合法权益。规范教育收费,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收费政策和标准,没有乱收费现象。认真落实助学金、奖学金发放政策。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没有发生重大校园案件和治安刑事案件。三是建立监督机制。在校园教学楼、办公楼设立征求意见箱,公布校长、书记邮箱,在校园网开通书记信箱,随时接受师生的举报、投诉及意见,并及时处理问题,确保师生合法权益。4.4质量保证体系建设4.4.1管理机制建设学校完善了校长负责、党组织保障监督、职能部门集中管理和工会、教代会民主管理的领导管理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建设了一个高效、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集体和一个“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精干高效的中层干部队伍,形成了比较规范、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4.4.2组织机构学校各种组织机构健全,除了校内的党务、行政、工会等组织机构外,还和企业、社会联合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职教集团等机构,都能依法运行,促进了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4.4.3民主管理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坚持和完善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推进校务公开,强化校务监督工作,加强对学校“三重一大”、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经费使用等校务公开以及其他社会、师生关注度较高的重点与热点事项进行全程监督,推动各项决策公开透明、阳光规范。4.4.4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学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编制了《锦西工业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并对管理制度不断整理和修订。规范了学校各项工作的程序和内容,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4.4.5管理督察建立完善工作督察体系。强化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有效的工作督察、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有落实;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做好教职工日常考勤工作,完善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加强教务科、学生科对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宏观指导、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典型案例4.2:科学理念先行,树立特色品牌办学理念是学校之魂,它凝聚力量,彰显特色。学校适应企业、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确立了“打造准企业、培养金蓝领”的办学目标。一是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质量立校、管理治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为发展战略,以“外抓市场、内抓管理、改革创新、突出特色”为办学思路,以“求实、创新、竞争、发展”为校训。二是用“执着、奋进”的人文精神,彰显了“素养教育职业化、教学活动产品化、实训基地企业化、管理行为服务化”的办学特色,形成了“爱岗敬业、勤奋严谨、文明团结、开拓进取”的校风;“精讲、激趣、善导、创新”的教风和“修德、思学、重技、强身”的学风,再创职业教育新品牌。4.5经费投入2022年度学校经费投入4941.1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4781.9万元,事业收入151.7万元,其他收入7.53万元。财政拨款收入包括:2022年生均公用经费市财政拨款216.8万元,用于学校日常办公运转支出。免学费专项资金共487.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75.2万元,省级资金99.7万元,市财政配套及补差资金212.7万元,用于补充学校办公经费不足支出。2022年中央财政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中央参照直达资金495万元,用于辽宁省优秀学校和优质专业建设。5 面临挑战挑战1:办学规模办学规模有所缩减,招生人数递减,个别专业人数减少幅度较大,在校生规模不足3000人,主要原因是生源减少。对外要改变招生策略,加强招生力度,进一步完善“订单班”和“3+2”办学模式,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对内要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加学校吸引力。挑战2:师资建设学校师资队伍结构趋于合理,但个别专业教师缺少,主要原因是专业发展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一要深化外聘教师管理,聘请有经验的企业人员来校授课,并加强兼职教师的培养及管理。专业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有欠缺,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执行不到位,教师到企业实践人次较少,主要原因是正常教学期间,专业教师工作量大,课时安排满,没有时间去企业实践;寒暑假期间,大批量安排教师去企业实践,企业接受能力不足。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接受省市级以上培训的比例较小,制约了教师对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的掌握。在教师培训的人员安排上进一步做到统筹安排,同时学校制定更科学的考核激励措施,让更多的教师有参加高层次高规格培训的机会。挑战3:学生素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现代企业用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心理素质、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途径和手段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毕业生升迁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学生基础素质偏低,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学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学生素质教育。挑战4:教学资源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实践应用能力不高,资源开发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要不断拓宽教学资源开发的渠道,强化教学资源开发团队的建设。挑战4:校企合作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和模式不够创新,主要原因是校企深度融合有难度。要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和模式,强化校企合作深度,提高合作层次,加大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力度,寻求全方位的支持与合作,并完善“订单式”培养模式。挑战5:对外培训对外培训规模不大,对外培训人数大幅度减少,社会服务能力没能更好的发挥,主要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加上学校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教学安排有冲突。要加强对外培训的宣传招生,扩大服务社会的类型和规模,合理调配教学资源,协调好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教学安排。

  • 2023/0506

    1学校情况1.1学校概况锦西工业学校创建于1979年,是以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的职业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75586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46580平方米,食堂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16696平方米, 实训场建筑面积9810平方米。本年度固定资产增加278.84万元,购置了焊接机器人、3D打印机、化学实验室设备、专用实习场电子白板、电工电子专业PLC实验教学电脑、计算机教室用电脑等教学设备,更新了办公用电脑设备。主教学楼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学校综合楼、围墙安装了监控设备,新建学校直播系统,数控专业数字仿真教室。购买了学生桌椅、办公桌椅、学生宿舍更衣柜等。本年度减少固定资产2104.69万元,其中参加葫芦岛市事业单位公务车制度改革调剂到其他单位车辆5辆,账面原值减少51.11万元。将化工职专代管资产土地2053.58万元转入土地使用权中。因此,固定资产总值减少了1825.85万元。1.2在校生规模2021年,现有全日制在籍学生1935人,2019级562人,2020级814人,2021级559人。男女生比为16:1,农村与城市比为10:1。2020年军训600人、学生会干部培训90人。2021年我校毕业生人数463。1.3教师队伍学校生师比为8:1,与上一年相同,“双师型”教师比例为34%,与上一年减少4%,兼职教师比例为13%,与上一年增加12%,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为86%,与上一年增加2%,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为6%,与上一年增加1%,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47%。,与上上一年增加3%。1.4设施设备截至2021年底,学校办学实力进一步提升。教学设施设备总量(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4025台套,比上年度增加310台套。目前学校教学设备总值达到5348.46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58万元。截至2021年底,学校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4382册。每年还订阅报刊杂志,满足学生阅读需求。2.学生发展2.1学生素质学校结合专业特点分阶段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遵纪守法、文明礼仪、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就业创业六大主题教育;利用校内外德育基地和重要节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感恩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等,学生毕业率接近百分之百。本年度参加体育测试共计860人,合格率100%,达标率39%,优秀率2.8%。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把振兴足球作为发展体育运动、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任务,继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体育课中增加足球特色课,并积极营造全校足球氛围,提升我校足球整体水平。学校“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岗位和岗位群的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综合各专业文化课程的实用性,确定文化课的教学内容,为就业能力的提高奠定扎实的文化基础。2021年度,共计190人参加技能培训取证考试,“双证制”有利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2021年,我校应毕业人数463人,实际毕业人数461,毕业率99.9%。2.2在校体验学校非常重视打造校园文化,通过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学校的巧手剪胜剪纸社团、礼仪社团、吾言社团、初心阁、美术社团、GZ曳舞社团、非洲鼓社团、心理健康社团、篮球社团、国旗班等社团活动,给广大同学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极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在当前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企业,扩大学生就业面;建立就业学生管理的跟踪和巡视回访制度,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后续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获得在校生和毕业生的一致好评。2.3资助情况我校在校生免学费1667人,2019级512人;2020级679;2021级467人。助学金183人,2020级101人;2021级82人。2021年获得全国中职奖学金的有2人。2.4就业质量学校对学生的就业质量严格把控,来校招工的企业以央企和国企为主、大型民办企业为主,坚决拒绝中介机构来校。2021年对口就业率达到93%,平均起薪3000元/月。学校在加强就业的同时,兼顾学生继续学习的需求,2021年共有29名学生升入高等院校进一步深造。2.5职业发展中职毕业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而岗位适应能力是指从学生的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过渡过程中主动调整自己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使自己逐渐达到所从事职业的岗位需求。2021年我校毕业生基本已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较快的适应了企业生产技术要求,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逐渐提升,就业企业对我校毕业学生的工作能力给予充分肯定。3.质量保障措施3.1专业动态调整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学校在深入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二产的经济发展,企业对人才素质、规格的需求,我们加大了教学领域改革的力度,开展了以突出实践教学为突破口,以实行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龙头,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为着眼点,以提高育人质量,增强学校市场竞争力为根本任务的教学改革,学校持续更新调整专业结构。我校也始终以“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优秀实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在教学实践中对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急需,我们与企业沟通,加大去企业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力度,建立一个更科学、更完善、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3.2教育教学改革。(一)文化基础课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我校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课改革,推进文化基础课课程体系的优化。在开设国家规定的基础课之外,合理增加公共基础课,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学校添加历史课程作为必修课,同时将礼仪、安全生产、环保、6S管理等课程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二)专业设置我校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共同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提出专业设置计划及专业调整计划,保证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建立起了一个更科学、更完善、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三)师资队伍学校以名师为引领,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示范,以“双师型”教师和“复合型”教师为基础,建立了一支“双师型”“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现有国家机械行指委专家委员5人、省政府督学1人、省技能大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市级名师2人、市级专业带头人4人、市级骨干教师11人;市教育科研专家3人。有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省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市名师工作室5个,省级焊接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四)课程建设通过调研以及对学生未来就业岗位进行分析,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成课程调整,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在国家规定的基础课之上,添加了历史课程作为必修课,继续将礼仪规范、安全生产、环境保护、6S管理等课程引入课堂,并新增了工匠精神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加强校企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法,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机制,争取校企双赢。我校分别与辽宁忠旺集团、大连中远川崎造船厂、中核二三、青岛海尔集团、首钢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相应的修改,对接行业标准,建构课程体系。在深入企业调研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培养中级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企业需要为目标,围绕从事具体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关键能力和职业道德等,制定出课程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实施校企深度融合,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六)信息化教学学校逐渐加大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教师使用录播设备、电子白板、平板电脑、数字化校园等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本年度有先后有100余人参加了省、市信息化相关方面的线上线下培训,并把学到的技能和方法逐步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参加市里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22人,省16人,取得省赛一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将专业课和基础课做到深度融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沈阳都市圈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大赛、焊接技能大赛、电气安装与维修等,学生通过比赛对专业课程和技能有了更深的理解,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充分利用3D打印教室,对学生进行第二课堂的培训,为学校参加由葫芦岛市总工会发起的2021年第二届“金蓝领”杯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学校的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其中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由公司与专业教师合作开发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涵盖30 个学科,总量为2T。学校现有虚拟仿真实训室两间,包括CAXA车仿真教学软件, CAXA电子图版软件, 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 VNVC数控仿真软件, CAXA三维实体设计软件,Inventor三维实体设计软件,CAD智能测评软件,极大地满足了学校专业的教学需求。(七)实训基地学校不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不断完善,校外实训基地逐步增设。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配置符合国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要求,覆盖学校所有专业,能够满足学生校内实训的需求、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考核及对外培训的需求,具备了教学、培训、鉴定和生产实训、科研等功能。(八)管理信息化水平互联网出口总带宽为700M(电信500M+联通200M),本年度对学校核心网络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目前学校核心设备采用MSR 5660多业务路由。通过安全网关ACG100提供流量和应用控制以及上网行为审计,使用USG6360防火墙进行校园网访问控制及安全防护。使用一台H3C S10500作为校园网核心交换,一台S7508作为校园监控核心交换。校园网业务系统在机房内使用一台S5560X作为数据中心交换。12台S5130-28/52作为楼宇数据汇聚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至核心交换。16台S5130-52作为楼层接入交换,下联校园网数据接入信息点1500点。10台S5130-28/POE作为楼宇监控汇聚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至监控核心交换。25台S262/HK2400-28POE作为监控楼层接入,下联校园网监控信息点600点。使用一台无线控制器WX5004进行集中管理,3台S5110/5130-28POE作为AP接入交换机,80台WA2620无线AP进行接入,构建校园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包括主楼及综合楼办公区域。校园无线接入终端1000。为了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与安全性,学校目前主要业务——校园网官与数字化平台租借的是电信的云主机。成都依能公司开发的“YN智慧校园”平台得到充分应用,从日常OA办公到教育教学管理、人事、资产等。依托数字化管理系统,优化工作流程;通过实习实训管理系统,提高实习实训的效率与质量,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各方面均实现数字化的管理,提高学校办学实力与综合竞争力,为当地职业学校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九)教材选用学校严格落实上级对于学校教材征订和使用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无违规征订教材情况。同时,在国家规划教材范围内,支持教师依据教学改革需要选择教材。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激发了教师的创新热情,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校本教材,同时,在校本教材试用前,学校全部进行严肃研讨并严格审核。3.3教师培养培训学校坚持“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与实践并重、考核与激励并行、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以“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为理念,以“专业教师双师型、文化基础教师复合型”为目标,完善教师考核激励制度,制定培养规划,通过岗位练兵、集体教研、课题研究、专题讲座、一帮一结对子、督导听课、教学竞赛、企业实践、继续教育及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等活动,积极开展教师培养培训。2021年参加省培12人,参加市级以上线上培训77人次;参加市级线下培训33 人;校内培训1000余人次。专任教师培训每五年多余360学时;各教学科室及教研组每月至少一次科内或小组培训。 3.4规范管理情况(一)教学管理通过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1.教学安排及日常管理(1)教学安排工作。学期初,教务科根据专业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进程表、教师任课表和班级课表,准备好教案、听课笔记、记分册、教学日志、实习记录等教学资料,书库准备好教材,在开学一周内及时发放,以确保教师能及时备课,学生能按时正常上课。(2)日志统计工作。每周进行教学日志的统计和更换工作,及时上传到校内网,以便教师查询自己的工作量。(3)实习管理。教务科配备干事专门管理实习的班级,每周通知实习教师和实习班级,提前做好实习准备工作。(4)对出差、请假的教师及时进行调课、代课等安排并及时处理随时出现的问题。(5)教学资料的收集和存档。各班级定时上交各种教学资料,经检查合格后记录存档。学生资料和教师资料分别进行管理。2.教学质量监督(1)教学日常检查。由各教学科科长及教务科干事编组,从周一到周五通过监控和巡视等方式检查教学情况,包括上课教师到岗情况、课堂纪律、教学语言、板书情况、组织教学情况,并做好记录。(2)实习实训检查。外务干事每天到各专业实习场进行巡视检查,检查教师的实习教学情况、学生的实习纪律、劳动保护佩戴是否齐全等,并做好检查记录。(3)教学过程资料检查。每月检查教师教案、听课笔记,盖教务科检查章并做记录。(4)教学质量评估。学期末进行教师教学评价,分学生评教、教师互评,对每位教师的各项工作都做出评价,收回后进行详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计入教师年度考核,同时为下一年度教学管理提供依据。(二)学生管理学生科规范管理制度,采用细致化管理,违纪扣分具体到班和宿舍,整改及时,落实到位。班主任管理更加严格明确,严格考核班主任出勤,对学生管理态度实时指导,针对学生状态及时召开班主任会,将初见端倪的问题及时扼杀在萌芽状态,确保学生安全和学校秩序井然。加强管制刀具的清查与收缴,加强校园防欺凌安全自护的宣传力度。(三)财务管理学校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经法律法规,规范学校各项财务制度,收入、支出公开透明,年初在教代会上公布年度财务预、决算报告。制定学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及合同管理六大环节入手,做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杜绝腐败。“三重一大”事项由校务会集体决策。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本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8万元,比上年减少1.45万元;公务接待费1.91万元,同比增加0.27万元(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6月份正式开学,用工单位来校洽谈业务次数减少);无因公出国费用。推进公务卡使用与管理,除退学生学费、住宿费之外无其他现金支出,学校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合理。(四)后勤管理健全制度,构建高效管理体系。坚持从管理目标、管理体制、管理手段入手,立足工作实际,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后勤保障管理体系。完善资产管理,突出管理的育人功能,细化后勤管理,把检查、督促、总结有机结合,建立建全科学的考核机制,实现精细化管理,促进了学校后勤工作特别是后勤管理水平的提高。(五)安全管理学校一直把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部门常抓不懈,做到了“四个结合”,即:坚持党政齐抓共管与部门分兵把口相结合;坚持贯彻各项制度与日常安全检查相结合;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与开展各项活动相结合;坚持全员管理与责任落实相结合。(六)科研管理学校不断加强科研管理,以“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校”为宗旨,以科研工作机制完善为保障,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发挥科研先导作用,立足校本,开展科研活动,营造科研氛围,强化教师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切实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21年,2项省学会课题正在研究中;1项市级课题结题;6项市级立项课题正在研究中。2项教学成果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公开发表论文8篇,校级优秀论文34篇。(七)管理队伍建设学校致力于建设一支“高效、团结、进取、务实”的管理队伍,在领导班子建设上,以政治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开拓进取,推进学校健康科学发展。在中层干部建设上,进一步完善了中层干部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提高了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精干高效的中层干部队伍。在管理人员建设上,重在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增强为师生服务观念,管理中处处体现服务的原则,始终把维护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八)管理信息化水平目前学校的外网总带宽为700M,采用一台H3C S10500作为整个校园的交换核心,4台S5130-EI汇聚交换机,提供24个千兆光接口用于接入交换机的连接,网络出口部署,SR6602-X高性能出口路由器一台,用于Internet和教育网的接入,安全网关ACG1000一台,提供流量控制和应用控制以及对用户的上网行为进行审计,在主楼和综合楼建有无线系统一套,采用瘦AP模式,一台无线控制器WX5004,对全网的无线AP WA2620i进行统一的维护和管理。信息接入点3000个。学校建有专业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及覆盖全校的数字化广播系统。目前有数字化平台、数字化图书馆、教改平台等,现有网络设备保证了学校各个软件平台的正常运行。依托数字化管理系统,优化工作流程;通过实习实训管理系统,提高实习实训的效率与质量,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各方面均实现数字化的管理,提高学校办学实力与综合竞争力,为当地职业学校起到引领示范作用。3.5德育工作情况(一)团组织建设加强思想引领,夯实团的基础。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工作的相关谈话精神,时刻将团组织的工作重心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活动,使广大团员青年在思想上进一步得到升华。2、开展“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实效性,把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入团宣誓仪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这些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正确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强化共青团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制定团员考核标准,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开展“举团旗、学团章、唱团歌、戴团徽、过团日”活动;严格按照团章程和有关规定发展新团员,入团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考察、新团员的大会表决、审批、宣誓、教育等各个环节都做到程序严格、手续完备,加强对新团员入团前的团课教育,保证不少于8课时的团课学习,本年度发展150名学生加入了共青团,目前锦西工业学校的团学比例为60%,符合上级文件要求。4、不断完善团的建设,在完善各团支部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团委对基层团支部工作的指导,通过开展学年度评优和表彰工作以先进典型来带动全团工作,今年共评出先进团支部14个、团委优秀干部3人、优秀报道员4人、优秀团员105人。5、做好做实团委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团干部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校团委每月召开一次团支书大会委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团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帮助团干部快速成长,努力工作,开拓创新,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注重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注重对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通过校园文化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领,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开辟德育教育路径。1.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校园雕塑、一训三风、先进师生模范、校园宣传橱窗等都传递出积极向上、润物无声的文化内涵和育人导向。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诵读经典读物、绘画比赛等活动方式加强对学生的道德观念教育。3.发扬红色革命文化。开展军训、国防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4.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国旗下演讲、入团宣誓仪式、学雷锋活动、主题团日、班会等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同学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通过宣传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5 .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目前我校共有巧手剪胜剪纸社团、礼仪社团、吾言社团、初心阁、美术社团、GZ曳舞社团、非洲鼓社团、心理健康社团、篮球社团、国旗班等10大社团,其中美术社团、YAO动鼓乐社团。被评为市级优秀社团,张巍老师为评为市级优秀社团工作者。今后,校团委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开设社团活动。6.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最美青春相伴成长”主题迎新晚会,已成为我校的品牌活动,通过迎新晚会,展现了我校师生阳光向上的积极风貌,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身才艺的良好平台。本年度还先后开展多次主题各异的征文活动,以及篮球比赛等活动。7.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广大党员、教师、学生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师生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阅兵仪式,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8.在葫芦岛创建全国文明城过程中,积极发挥学校的媒体、广播优势,向同学们宣传创城动态和文明条约,极大的推动了我校文明校园的建设和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促进了学校整体文明素质的提升。3.6党建情况(一)、健全党建工作管理体制1、锦西工业学校党总支已经改建为锦西工业学校党委,提升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2、改革基层党支部划分,重新划分为六个党支部,缩小党支部的规模,扩大党支部的覆盖范围、提升基层党支部活越力、创新力和战斗力。3、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六个党支部配备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学校中层干部为支部书记。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为支部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完善支部委员会建设。支部委员会设置支部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进一步细化支委工作职责,按时召开支部委员会,讨论支部发展建设问题。(二)、推动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学习活动,党委书记和学校主要领导带头讲党课,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撰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等。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用新思想、新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强化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党员干部继续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学习强国APP的使用,要求每名党员在工作期间佩戴党员徽章,利用主题党日活动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 实干兴校筑辉煌”主题党日教育活动,带领党员到西柏坡开展参观学习,通过思想引导、行动规范,锤炼党性,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加强党组织建设工作1.开展《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大学习、大检查、大规范、大提升”活动及回头看工作,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积极整改,规范支部建设。2.进一步建立党内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学习制度,以规范制度管理,促进提高党内生活质量。3.进一步建立建全党建工作目标,党员责任考核制度,促进各项党建工作的开展,把党建工作落在实处。(四)、发挥政治核心作用1.加强党员队伍监督管理,制定并落实好工作计划,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的好教师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树立党员形象,号召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承担高质量的示范课。2.作好新党员发展工作和管理工作,制定党员的发展计划,做好“双培养”工作,及时向上一级报送有关报表和党建信息,各支部对辽沈党建云平台进行定期维护。4.校企合作4.1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学校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无缝对接。学校与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订单培养协议。学校针对企业需求开设专业课程,联合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学生通过学习技能并且真正进入岗位实践,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目的。2021年我校在与原有的企业基础上,又与四家新企业签订订单培养,继续与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职业石化技术学院、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联合办3+2大专班。4.2 学生实习情况学校采取2+1教学模式,学生在第三年进入到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学校与企业协商,根据企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制定学生的实习计划。企业安排专门人员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学校定期派专人到企业对学生进行监管,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人事管理人员为我校外聘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实习学生。多措并举,使得我校对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规范、到位。一年来,没有任何安全生产事故及其他事故发生。4.3 集团化办学情况。集团化办学开展之后,我校将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及新技术融入教学,培养技术技能新型人才。如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与北京航天三院159厂及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研究交流铝合金、钛合金等有色金属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再开发相应的教学产品,学生通过学习制作,不仅掌握了新型焊接工艺知识和新型焊接专业操作技能,同时也学习了相关企业生产工序的流转和协调配合,将企业生产过程融入学校教学过程。5.社会贡献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锦西工业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拥有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完善的技能鉴定场所,具备制订科学的培训方案和开展培训、进行技能鉴定的能力。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使学生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毕业以后适应社会需求,使学生在获得一技之长的同时,提升就业的竞争力。我校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服务社会,满意度超过98%,通过技能鉴定的学员进入各企业,成为技术骨干受到行业好评。5.2社会服务用人单位对我校培训工作专业的多样化、培训师资力量的强大、培训设施的齐全以及培训的效果非常满意。学校为我市的各行业以及个体在技能提升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21年锦西工业学校与91202部队分别进行了两期的焊接专业培训,培训人数22人;一期钳工专业培训,培训人数18人,学员们全部取得合格成绩,焊工专业学员获得了初级工技能证书。同时获得了部队参加培训的所有官兵的好评,并希望继续合作进行后续的各专业的技能提升培训。5.3对口支援1.落实对农村户口及城镇困难家庭学生免除学费政策,补助标准为1600元/生/年。2.对学校一、二年级在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标准为2000元/生/年。3.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档案台账。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资料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发挥各种教育扶贫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4.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学管部门要通过定期家访及召开家校联谊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为困难家庭和困难学生送去学校的帮助和温暖。5.解决困难家庭和零就业家庭子女的就业工作。对于困难家庭的学生在顶岗实习和推荐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企业,提高家庭收入。6.校园内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对于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的形式提高其生活补助。7. 对学校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所在村、驻乡镇扶贫干部及学校对口帮扶的贫困村存在的相关贫困家庭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锦西工业学校新增的对口帮扶村南票区缸窑岭镇房申村。从2019年4月份接到对口帮扶任务开始,我校积极为该村摆脱贫困想办法、谋出路。经过多次沟通、协商市水利局将在明年拿出资金为该村解决百姓、牲畜的饮水问题和大田的灌溉问题,同时组织我校共有党员与该村困难家庭结对子,参与对口帮扶,截止目前已经组织两批共计37人到该村进行实地走访联络。截止到目前,锦西工业学校共下派扶贫干部4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1人,对口帮扶村1个,结对帮扶贫困户115户,参与帮扶党员53人。8.开展针对困难家庭和下岗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能力,增强就业本领。6.举办者履责6.1经费2021年生均公用经费市财政拨款207.4万元,用于学校日常办公运转支出。免学费专项资金共51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76.2万元,省级资金108.6万元,市财政配套及补差资金230.2万元,用于补充学校办公经费不足支出。2021年中央财政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229.8万元,99.36万元用于学校新能源汽车实训室设备采购,139.2万元用于学校变电所改造。2021年中央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参照直达资金126万元,86万元用于学校主教学楼教室墙围子改造,40万元用于学校监控中心建设。6.2政策措施学校将职业教育经费纳入区财政保障范围,持续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职业教育设备设施的购置、招生就业奖励、校企合作奖、奖学助学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同时,将职业教育经费纳入区财政集中支付中心统一管理,坚决杜绝挤占、挪用或截留经费等现象发生。学校积极顺应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势和产业机构提档升级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大职业学校教师招聘、培养力度。对于紧缺专业的教师招聘培养,还可开通绿色通道,并逐步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培养的灵活机制。7.特色创新案例1:以点带面,让“三教”改革落地落实学校积极开展“三教”改革,以焊接、机电、船修等专业为重点,以具体项目为引领,围绕“教师、教材、教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真正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1)《焊接方法与实训》教材的改革,在省焊接教学创新团队的带领下,结合市级课题《焊接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稳步推进,将二维教材转变为立体式教材,适应线上线下等多种教学途径,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的优势。(2)电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专业班级多、设施设备不足和专业教师紧缺的情况下,电工组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整合编制校本教材,优化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启了机电科教学改革的新思路。(3)王正禄市名师工作室,开展了《起重机工艺学》信息化教学改革工作,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修订教学内容,改进项目任务,开发仿真教学资源,发挥信息化作用,使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4)信息中心的教师,在研究学情和结合专业的基础上,开发教材,编制《AUTO CAD2020实训教程》,带给学生的是最前沿的新知识、新技能。以点带面,这些具体的改革项目,确保了“三教”改革的落地落实,为其他专业及学科的建设带来了启迪,学校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提升教师能力为目标,强化教师团队建设,完善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学有所获。案例2:学党史、忆校史、办实事、促发展学校开展全方位的“学党史、忆校史、办实事、促发展”学习教育,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落实落细。(1)以支部、科室、团委、班级为单位,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党史,做时代新人”学习教育,成立党史读书班,诵读党史,讲授党史,融入教育教学,让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进班级、进课堂、进头脑。(2)学校党委编制了《峥嵘岁月百年征程——党史一百个伟大瞬间》和《百年征程映初心——党的教育方针》学习手册。组织全校师生以主题党日、党课、政治学习、团课、团会、班会等形式开展学习。学校还在公众号上,每天发布“党史百年、天天读”内容,使党史学习教育更加深入人心,也更加理解了教育的真谛。(3)开展“忆校史”活动。学校组织师生参观新落成的校史馆,让师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欣赏师生制作的“金手指”作品,并撰写观后感,化感动为力量。学党史、忆校史,将“爱党、爱祖国、爱学校、爱职业、爱岗位”的“五爱”元素相统一,提高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促进学生更加热爱专业,学好技能;使教职工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办实事,办好事,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年来,学校秉承工匠精神,改革创新,突出特色,增强活力,提高质量,获得了省中职优秀学校和优质专业建设立项,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需要我们不断加以完善和解决,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如下:(1)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专业教师相对缺少。主要原因是学校专业方向的调整,特别是订单班和3+2专业的发展教快,导致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都欠缺。学校一是从编制上解决教师缺乏问题,新进专业教师6人,将开展新教师培训,争取尽快适应教师岗位。二是外聘专业教师,聘请有经验的企业人员和我校退休教师来校授课。三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2)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现代企业用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心理素质、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途径和手段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主要原因是学生基础素质偏低,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学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开展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3)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进一步完善。3+2专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学校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4)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执行有难度,教师到企业实践人次较少。主要原因一是专业教师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去企业实践。二是大批量安排教师去企业实践,企业接受能力不足。三是疫情防控下,企业无法正常接收教师实践。今后学校要加大和企业合作力度,尽量科学合理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5)校企合作难以达到深度融合。要加大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力度,寻求全方位的支持与合作,进一步创新和推进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和模式。(6)社会培训力度不大,对外培训人数大幅度减少。主要原因是学校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教学安排有冲突,加上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今后要深入企业和社会,扩大服务社会的类型和规模,合理调配教学资源。

  • 2020/1231

    1学校情况1.1学校概况锦西工业学校创建于1979年,是以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的职业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75586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46580平方米,食堂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16696平方米, 实训场建筑面积9810平方米。本年度购置了办公电脑,3D打印教室教学设备,汽修大赛指定用车辆等教学设备,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考核装置设备,学生宿舍用更衣柜,购买了打印机、刻录机等办公设备。建设了男女生宿舍淋浴房和教师浴室,购置了学校教学楼及学生宿舍开水设备,增加了船院调拨固定资产4648.89万元,将已完工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增加1653.05万元,共增加固定资产6460.65万元,固定资产总值为24225.97万元。1.2在校生规模2020年,现有全日制在籍学生2030人,2018级579人,2019级625人,2020级826人。男女生比为16:1,农村与城市比为10:1。2020年军训826人、学生会干部培训60人。2020年我校毕业生人数525。学校重视学生职业发展的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获得专业技能证书,推行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并举的“双证制”。2020年度,共计128人参加技能培训取证考试,其中焊工95人,电工33人参加劳动保障部组织的鉴定培训取证考试,数控工艺员40人,3D打印54人参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培训取证考试,促进了我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1.3教师队伍学校以名师为引领,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示范,以“双师型”教师和“复合型”教师为基础,促进整体教师素养的提升,还从企业聘请有经验的兼职教师,从而形成了一支“双师型”“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生师比为8:1,与上一年相同;“双师型”教师比例为38%,与上一年减少1%;兼职教师比例为1%,与上一年减少1%;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为84%,与上一年增加6%;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为5%,与上一年减少1%;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44%。,与上一年相同。1.4设施设备截至2020年底,学校办学实力进一步提升。教学设施设备总量4044台套,比上年度增加16 台套。目前学校教学设备总值达到4814.29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7万元,比上一年度生均增加0.09万元。截至2020年底,学校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4382册,生均12.09册。每年还订阅报刊杂志,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2.学生发展2.1学生素质学校结合专业特点分阶段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遵纪守法、文明礼仪、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就业创业六大主题教育;利用校内外德育基地和重要节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感恩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等,学生毕业率接近百分之百。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丰富的体育竞技活动贯穿整个学年,注重“两操”管理,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和习惯普遍增强,本年度参加体育测试共计1293人,合格率100%,达标率100%,优秀率2.5%。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把振兴足球作为发展体育运动、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任务,继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体育课中增加足球特色课,并积极营造全校足球氛围,提升我校足球整体水平。学校“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岗位和岗位群的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综合各专业文化课程的实用性,确定文化课的教学内容,为就业能力的提高奠定扎实的文化基础,文化课的合格率达到100%。学校以"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优秀实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毕业生的工作多数在生产第一线,因此学校切实加强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把具有毕业证书与技能证书的计划落到实处。2020年度,共计128人参加技能培训取证考试,“双证制”有利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2020年,我校应毕业人数526人,实际毕业人数525,毕业率99.81%。2.2在校体验学校非常重视打造校园文化,通过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学校的巧手剪胜剪纸社团、美术社团、3D打印社团、GZ曳舞社团、非洲鼓社团、心理健康社团、吾言社团等社团活动,2020年又新增了“吾言”课堂,优秀的教师团队、优质的教学资源、高效的教学方法,给广大同学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极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给广大同学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极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学生有多种社团活动可供选择,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既丰富了学习生活又增强了自身爱好特长,对在校生活满意度不断提高。 在当前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企业,扩大学生就业面;建立就业学生管理的跟踪和巡视回访制度,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后续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获得在校生和毕业生的一致好评。2.3资助情况我校在校生免学费1810人,2018级525人,2019级561人2020级704;助学金184人,2019级86人,2020级97人。2020年获得全国中职奖学金的有2人,获得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的有21人。2.4就业质量学校对学生的就业质量严格把控,来校招工的企业以央企和国企为主、大型民办企业为主,坚决拒绝中介机构来校。2020年对口就业率达到84%,平均起薪2800元/月。2 .5职业发展中职毕业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而岗位适应能力是指从学生的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过渡过程中主动调整自己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使自己逐渐达到所从事职业的岗位需求。2020年我校毕业生基本已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较快的适应了企业生产技术要求,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逐渐提升,就业企业对我校毕业学生的工作能力给予充分肯定。3.质量保障措施3.1专业动态调整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学校在深入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二产的经济发展,企业对人才素质、规格的需求,我们加大了教学领域改革的力度,开展了以突出实践教学为突破口,以实行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龙头,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为着眼点,以提高育人质量,增强学校市场竞争力为根本任务的教学改革,学校持续更新调整专业结构。我校也始终以“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优秀实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在教学实践中对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急需,2020年我校增设的化学工艺和工业分析与检验2个新专业,建立起了一个更科学、更完善、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3.2教育教学改革。(一)文化基础课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我校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课改革,推进文化基础课课程体系的优化。在开设国家规定的7门基础课之外,合理增加公共基础课,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学校添加历史课程作为必修课,同时将礼仪、安全生产、环保、6S管理等课程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二)专业设置我校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共同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提出专业设置计划及专业调整计划,保证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急需,2020年我校增设并招生化学工艺专业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立起了一个更科学、更完善、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三)师资队伍学校以名师为引领,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示范,以“双师型”教师和“复合型”教师为基础,建成了一支“双师型”“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现有国家机械行指委专家委员5人、省政府督学1人、省技能大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市级名师2人、市级专业带头人4人、市级骨干教师11人;有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省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市名师工作室5个。(四)课程建设通过调研以及对学生未来就业岗位进行分析,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成课程调整,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在国家规定的7门基础课之上,添加了历史课程作为必修课,继续将礼仪规范、安全生产、环境保护、6S管理等课程引入课堂,并新增了工匠精神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加强校企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法,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机制,争取校企双赢。我校分别与辽宁忠旺集团、大连中远川崎造船厂、中核二三、青岛海尔集团、首钢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于2020年秋季共招生12个订单班。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相应的修改,对接行业标准,建构课程体系。在深入企业调研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培养中级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企业需要为目标,围绕从事具体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关键能力和职业道德等,制定出课程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实施校企深度融合,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六)信息化教学学校逐渐加大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上半年由于疫情原因,全体教师利用钉钉、腾讯视频、微信群等网络教学方式进行线上授课。回归课堂教学以后,结合原有的录播设备、电子白板、平板电脑、数字化校园及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尝试。本年度有先后有7人参加了信息化及相关方面的国家级培训,并把学到的技能和方法逐步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有4人一组的团队参加了市和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分别取得了一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参加了教育局职教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大会。根据会议精神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着手准备并逐步实施各学科在课程标准要求下的相关素材。充分利用3D打印教室,对学生及老师进行第二课堂的培训。部分学生参加了由葫芦岛市总工会发起的2020年“金蓝领”杯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学校的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其中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由公司与专业教师合作开发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涵盖30 个学科,总量为2T。学校现有虚拟仿真实训室两间,包括CAXA车仿真教学软件47个点, CAXA电子图版47个点, CAXA制造工程师47个点, VNVC数控仿真软件30个点, CAXA三维实体设计47个点,极大地满足了学校专业的教学需求。(七)实训基地学校不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不断完善,校外实训基地逐步增设。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配置符合国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要求,覆盖学校所有专业,能够满足学生校内实训的需求、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考核及对外培训的需求,具备了教学、培训、鉴定和生产实训、科研等功能。(八)教学资源建设学校已建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有: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电子教案库、电子课件库、试题库、案例库、精品课音像资料等,教师可通过校园网下载获得素材库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声像资料可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及校园电视台在班级进行听、看演示。模拟仿真系统及各种教学软件被广泛应用于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学校还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教学资源建设专题培训和研讨,将课程以信息化资源的形式展现出来。(九)教材选用学校严格落实上级对于学校教材征订和使用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无违规征订教材情况。同时,在国家规划教材范围内,支持教师依据教学改革需要选择教材。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激发了教师的创新热情,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校本教材,同时,在校本教材试用前,学校全部进行严肃研讨并严格审核。3.3教师培养培训学校坚持“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与实践并重、考核与激励并行、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以“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为理念,以“专业教师双师型、文化基础教师复合型”为目标,完善教师考核激励制度,制定培养规划,积极开展教师培养培训活动:对全体教师进行各个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学习;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文化基础教师到校内实训基地参加实践培训;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开展集体教研、专题讲座、一帮一结对子、督导听课、教学竞赛等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及市级培训,并且参加培训教师在校内进行汇报或开展二次培训。2020年参加国培7人,参加市级以上线上培训234人次;参加市级线下培训9人;校级培训1000余人次;专任教师培训每五年多余360学时;各教学科室及教研组每月至少一次科内或小组培训。 3.4规范管理情况(一)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基础性工程,要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充分发挥教务科、教研室和各教学专业科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管理制度是保障。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运行机制,制定了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本制度包括专业建设、教学文件管理、教学事务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教学质量监控、教师队伍管理、教学研究管理和教学设施管理等。通过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1.教师队伍管理(1)教学安排工作。学期初,教务科根据专业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进程表、教师任课表和班级课表,准备好教案、听课笔记、记分册、教学日志等教学资料,书库准备好教材,在开学一周内及时发放,以确保教师能及时备课,学生能按时正常上课。(2)日志统计工作。每周进行教学日志的统计和更换工作,及时上传到校内网,以便教师查询自己的工作量。(3)实习管理。教务科配备干事专门管理实习的班级,每周通知实习教师和实习班级,提前做好实习准备工作。(4)对出差、请假的教师及时进行调课、代课等安排并及时处理随时出现的问题。(5)教学资料的收集和存档。各班级定时上交各种教学资料,经检查合格后记录存档。学生资料和教师资料分别进行管理。2.教学质量监督(1)教学日常检查。由各教学科科长及教务科干事分成5组,每组3人,从周一到周五巡查教学情况,包括上课教师到岗情况、课堂纪律、教学语言、板书情况、组织教学情况,并做好记录。(2)实习实训检查。外务干事每天到各专业实习场进行巡视检查,检查教师的实习教学情况、学生的实习纪律、劳动保护佩戴是否齐全等,并做好检查记录。(3)教学过程资料检查。每月检查教师教案、听课笔记,盖教务科检查章并做记录。(4)教学质量评估。学期末进行教师教学评价,分学生评教、教师互评,对每位教师的各项工作都做出评价,收回后进行详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计入教师年度考核,同时为下一年度教学管理提供依据。(二)学生管理学生科规范管理制度,采用细致化管理,违纪扣分具体到班和宿舍,整改及时,落实到位。班主任管理更加严格明确,严格考核班主任出勤,对学生管理态度实时指导,针对学生状态及时召开班主任会,将初见端倪的问题及时扼杀在萌芽状态,确保学生安全和学校秩序井然。加强管制刀具的清查与收缴,加强校园防欺凌安全自护的宣传力度。(三)财务管理学校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经法律法规,规范学校各项财务制度,收入、支出公开透明,年初在教代会上公布年度财务预、决算报告。制定学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及合同管理六大环节入手,做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杜绝腐败。“三重一大”事项由校务会集体决策。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压缩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用,同期比上年减少4.88万元,公务接待费1.64万元,无因公出国费用。推进公务卡使用与管理,大幅压缩现金支出,学校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合理。(四)后勤管理健全制度,构建高效管理体系。坚持从管理目标、管理体制、管理手段入手,立足工作实际,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后勤保障管理体系。完善资产管理,突出管理的育人功能,细化后勤管理,把检查、督促、总结有机结合,建立建全科学的考核机制,实现精细化管理,促进了学校后勤工作特别是后勤管理水平的提高。(五)安全管理学校一直把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部门常抓不懈,做到了“四个结合”,即:坚持党政齐抓共管与部门分兵把口相结合;坚持贯彻各项制度与日常安全检查相结合;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与开展各项活动相结合;坚持全员管理与责任落实相结合。(六)科研管理学校不断加强科研管理,以“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校”为宗旨,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发挥科研先导作用,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20年,1项省级课题通过结题;上报2项市级课题结题;2项市级科研课题正在研究中;申报6项2021年度市级立项课题。3项教学成果获市教学成果优秀奖;公开发表论文3篇,校级优秀论文23篇。(七)管理队伍建设学校致力于建设一支“高效、团结、进取、务实”的管理队伍,在领导班子建设上,以政治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开拓进取,推进学校健康科学发展。在中层干部建设上,进一步完善了中层干部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提高了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精干高效的中层干部队伍。在管理人员建设上,重在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增强为师生服务观念,管理中处处体现服务的原则,始终把维护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八)管理信息化水平目前学校的外网总带宽为700M,采用一台H3C S10500作为整个校园的交换核心,4台S5130-EI汇聚交换机,提供24个千兆光接口用于接入交换机的连接,网络出口部署,SR6602-X高性能出口路由器一台,用于Internet和教育网的接入,安全网关ACG1000一台,提供流量控制和应用控制以及对用户的上网行为进行审计,在主楼和综合楼建有无线系统一套,采用瘦AP模式,一台无线控制器WX5004,对全网的无线AP WA2620i进行统一的维护和管理。信息接入点3000个。学校建有专业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及覆盖全校的数字化广播系统。目前有数字化平台、数字化图书馆、教改平台等,现有网络设备保证了学校各个软件平台的正常运行。依托数字化管理系统,优化工作流程;通过实习实训管理系统,提高实习实训的效率与质量,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各方面均实现数字化的管理,提高学校办学实力与综合竞争力,为当地职业学校起到引领示范作用。3.5德育工作情况(一)德育课实施情况学校德育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务实。在日常管理中,始终坚持以“宣传、落实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服务同学”为宗旨,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向校有关部门反映,成为广大同学的知心朋友,同时也给予了很多的锻炼机会,在开展各种活动中不断地积累工作经验。(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注重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注重对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通过校园文化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领,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开辟德育教育路径。1.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校园雕塑、一训三风、先进师生模范、校园宣传橱窗等都传递出积极向上、润物无声的文化内涵和育人导向。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诵读经典读物、合唱比赛等活动方式加强对学生的道德观念教育。3.发扬红色革命文化。开展军训、安全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4.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国旗下演讲、入团宣誓仪式、学雷锋活动、主题团日、班会等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同学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通过宣传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5.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最美青春 相伴成长”主题迎新晚会,已成为我校的品牌活动,通过迎新晚会,展现了我校师生阳光向上的积极风貌,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身才艺的良好平台。本年度还先后开展多次主题各异的征文活动,校园好声音以及篮球比赛等活动。6.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广大党员、教师、学生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师生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阅兵仪式和大型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三)文明风采活动开展情况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给广大同学们提供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国旗下演讲、入团宣誓仪式、学雷锋活动、主题团日、班会等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同学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通过宣传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校特成立了校园广播站、国旗班、街舞团、心理健康等社团。每周二、四定期活动两次,充分提高了同学们的能力与素质。校园广播站每日分三次播音,不仅给校园增添了活力,添加了色彩,还锻炼了同学们的普通话水平。(四)社团活动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目前我校共有巧手剪胜、GZ曳舞、绘画、3D打印等8大社团,本年度共两次迎检上级部门检查,其中巧手剪胜、GZ曳舞社团被评为市级优秀社团,李昊曾、杨磊两名同学被评为市级社团之星,张娜老师为评为市级优秀社团工作者。今后,校团委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开设社团活动。(五)团组织学生会建设及活动1、不断完善团的建设,在完善各团支部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团委对基层团支部工作的指导,通过开展学年度评优和表彰工作以先进典型来带动全团工作,今年共评出先进团支部14个、团委优秀干部6人、优秀报道员9人、优秀团员 59人。2、做好做实团委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团干部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校团委每月召开一次团支书大会委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团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帮助团干部快速成长,努力工作,开拓创新,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3.6党建情况(一)、健全党建工作管理体制1、锦西工业学校党总支已经改建为锦西工业学校党委,提升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2、改革基层党支部划分,重新划分为六个党支部,缩小党支部的规模,扩大党支部的覆盖范围、提升基层党支部活越力、创新力和战斗力。3、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六个党支部配备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学校中层干部为支部书记。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为支部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完善支部委员会建设。支部委员会设置支部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进一步细化支委工作职责,按时召开支部委员会,讨论支部发展建设问题。(二)、推动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学习活动,党委书记和学校主要领导带头讲党课,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撰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等。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用新思想、新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强化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党员干部继续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学习强国APP的使用,要求每名党员在工作期间佩戴党员徽章,利用主题党日活动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 实干兴校筑辉煌”主题党日教育活动,带领党员到西柏坡开展参观学习,通过思想引导、行动规范,锤炼党性,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加强党组织建设工作1.开展《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大学习、大检查、大规范、大提升”活动及回头看工作,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积极整改,规范支部建设。2.进一步建立党内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学习制度,以规范制度管理,促进提高党内生活质量。3.进一步建立建全党建工作目标,党员责任考核制度,促进各项党建工作的开展,把党建工作落在实处。(四)、发挥政治核心作用1.加强党员队伍监督管理,制定并落实好工作计划,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的好教师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树立党员形象,号召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承担高质量的示范课。2.作好新党员发展工作和管理工作,制定党员的发展计划,做好“双培养”工作,及时向上一级报送有关报表和党建信息,各支部对辽沈党建云平台进行定期维护。4.校企合作4.1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学校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无缝对接。学校与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订单培养协议。学校针对企业需求开设专业课程,联合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学生通过学习技能并且真正进入岗位实践,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目的。2020年我校与多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还与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职业石化技术学院、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联合办3+2大专班。4.2 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采取2+1教学模式,学生在第三年进入到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学校与企业协商,根据企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制定学生的实习计划。企业安排专门人员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学校定期派专人到企业对学生进行监管,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人事管理人员为我校外聘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实习学生。多措并举,使得我校对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规范、到位。一年来,没有任何安全生产事故及其他事故发生。4.3 集团化办学情况。集团化办学开展之后,我校将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及新技术融入教学,培养技术技能新型人才。如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与北京航天三院159厂及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研究交流铝合金、钛合金等有色金属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再开发相应的教学产品,学生通过学习制作,不仅掌握了新型焊接工艺知识和新型焊接专业操作技能,同时也学习了相关企业生产工序的流转和协调配合,将企业生产过程融入学校教学过程。5.社会贡献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锦西工业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拥有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完善的技能鉴定场所,具备制订科学的培训方案和开展培训、进行技能鉴定的能力。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使学生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毕业以后适应社会需求,使学生在获得一技之长的同时,提升就业的竞争力。我校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服务社会,满意度超过98%,通过技能鉴定的学员进入各企业,成为技术骨干,受到行业好评。5.2社会服务用人单位对我校培训工作专业的多样化、培训师资力量的强大、培训设施的齐全以及培训的效果非常满意。学校为我市的各行业以及个体在技能提升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20年锦西工业学校与91202部队进行了两期的焊接专业培训,培训人数23人,并全部取得了合格的成绩,获得了焊工初级工技能证书。同时获得了部队参加培训的所有官兵的好评,并希望继续合作进行后续的各专业的技能提升培训。5.3对口支援1.落实对农村户口及城镇困难家庭学生免除学费政策,补助标准为1600元/生/年。2.对学校一、二年级在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标准为2000元/生/年。3.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档案台账。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资料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发挥各种教育扶贫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4.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学管部门要通过定期家访及召开家校联谊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为困难家庭和困难学生送去学校的帮助和温暖。5.解决困难家庭和零就业家庭子女的就业工作。对于困难家庭的学生在顶岗实习和推荐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企业,提高家庭收入。6.校园内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对于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的形式提高其生活补助。7. 对学校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所在村、驻乡镇扶贫干部及学校对口帮扶的贫困村存在的相关贫困家庭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锦西工业学校新增的对口帮扶村南票区缸窑岭镇房申村。从2019年4月份接到对口帮扶任务开始,我校积极为该村摆脱贫困想办法、谋出路。经过多次沟通、协商市水利局将在明年拿出资金为该村解决百姓、牲畜的饮水问题和大田的灌溉问题,同时组织我校共有党员与该村困难家庭结对子,参与对口帮扶,截止目前已经组织两批共计37人到该村进行实地走访联络。截止到目前,锦西工业学校共下派扶贫干部4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1人,对口帮扶村1个,结对帮扶贫困户115户,参与帮扶党员53人。8.开展针对困难家庭和下岗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能力,增强就业本领。6.举办者履责6.1经费2020年生均公用经费市财政拨款193.36万元,用于学校日常办公运转支出。免学费专项资金共595.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66万元,省级资金116.5万元,市财政配套及补差资金313.3万元,用于补充学校办公经费不足及学校综合楼暖气改造支出。2020省级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男女生宿舍淋浴改造。2020年中央改善办学条件专项资金150万元,用于学校供暖主管道维修改造。2020年中央现代职业教育提升计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学校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6.2政策措施学校将职业教育经费纳入区财政保障范围,持续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职业教育设备设施的购置、招生就业奖励、校企合作奖、奖学助学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同时,将职业教育经费纳入区财政集中支付中心统一管理,坚决杜绝挤占、挪用或截留经费等现象发生。学校积极顺应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势和产业机构提档升级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大职业学校教师招聘、培养力度。对于紧缺专业的教师招聘培养,还可开通绿色通道,并逐步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培养的灵活机制。7.特色创新案例1: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为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学技能、增本领的积极性,学校积极营造舆论氛围,搭建学生技能展示平台,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1)弘扬工匠精神,营造技能宝贵氛围。从校园景观、走廊文化到实训场、教室环境文化,从校园网、校报到广播站、宣传栏,从课堂教学到实训教学,处处营造“人人出彩,技能宝贵”氛围,处处彰显“培养金蓝领,打造准企业”的办学目标。(2)开展“金手指”作品竞赛活动。教师学生共同设计制作凸显自己专业特点的作品,作品涵盖了多种技能技法,一件件精巧设计的作品,展现的是师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通过活动促进师生交流研讨、切磋技艺,从而提升技能水平。(3)积极开展并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学校注重实训教学,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开展年度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并和市总会、人社局、教育局共同举办了2020年“金蓝领”杯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决赛,还承办了2020年市职工技能大赛车工技能比赛。平时,学校还成立了技能竞赛训练小组,为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做准备,今年参加了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焊接比赛。技能大赛这一平台,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目的。案例2:停课不停学,全面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期,“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学校从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培训到班主任管理、党团主题日活动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的线上教育教学活动。(1)3月2日,网上课堂教学开讲了。不一样的课堂,全新的体验,钉钉、学习通、学习强国、微信、QQ群等形式纷纷登场,直播课、微课、网上课程让线上教学生动、热情起来。“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让我们在反思如何转变教师角色、怎样创新教学模式中不断前行。(2)“停课不停学”期间,教师的教研培训活动在网上有序地进行着,除了参加了网上的“中等职业学校10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培训”“文化课和专业深度融合优质教学资源网络展示和专家讲座”“在校与在线—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与教研”网上教研直播等活动外,学校还在网上开展了“停课不停教”网上教学分享和优秀教育教学叙事网上分享等集体教研活动,在学习、反思、实践中促进了教师的成长。(3)网上班级管理有条不紊,学生的自我管理、约束、学习能力让老师们感动;网上班主任工作会议,分享经验,凝聚力量;网上主题班会,点亮学生的心路,带给我们对生命、感恩、责任、担当的新思考。(4)网上主题党日和主题团日活动成为亮点。从2月28日的第一个网上主题党日活动开始,各支部开展了四到五次网上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的程序依然规范,开辟了党日活动的新形式、新路径。“学习雷锋精神”和“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网上主题团日活动,也同样用一堂堂特殊的网课,让学生在疫情防控下不断成长。案例3: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校从思政课开始抓起,由点到面,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思政课带着特色进课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学校通过培训学习、座谈研讨等方式,以立德树人精神武装思政课教师头脑,以“六要”严格要求思政课教师,以新课标来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为让思政课带着特色进课堂,学校以“‘体验式心理活动’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实效研究”这一课题的推广应用为基础,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以“特色示范课堂”引领思政课政治方向,以时事政治、现实事例、工匠精神、企业文化及身边人身边事等典型案例来激发思政课堂活力,并以督导听课和示范观摩课来促动思政课质量的不断提升,让思政课活起来。(2)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除思政课外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中,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课堂及实训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辽宁省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推荐活动,深入挖掘工匠精神、雷锋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推荐了4个案例及教学视频,并以参加活动为契机,在全校开展推广应用。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年来,学校在严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取得了发展和进步,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需要我们不断改善和解决,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如下:(1)师资队伍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机电、汽修等个别专业教师缺少。主要原因是学校专业方向的调整,特别是订单班、机电、汽修专业和3+2专业的发展教快,导致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都欠缺。学校一是从编制上解决教师缺乏问题,二是要深化外聘教师管理,聘请有经验的企业人员来校授课,三是要加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现代企业用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心理素质、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途径和手段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主要原因是学生基础素质偏低,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学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开展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3)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进一步完善。3+2专业的发展和10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的下发,要求学校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4)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执行不到位,教师到企业实践人次较少,主要原因一是专业教师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去企业实践;二是大批量安排教师去企业实践,企业接受能力不足;三是疫情防控下,企业无法正常接收教师实践。今后学校要加大和企业合作力度,尽量科学合理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5)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层次还要提高,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和模式上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和推进。主要原因是校企深度融合有难度,要加大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力度,寻求全方位的支持与合作,进一步创新和推进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和模式。(6)社会培训状态不好,对外培训人数大幅度减少。主要原因是学校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教学安排有冲突,加上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今后要深入企业和社会,扩大服务社会的类型和规模,合理调配教学资源。